創業板下一個十年:如何開門搞改革 注冊制成關注焦點
10月28日,創業板指大漲突破1700點整數關口,截至收盤,漲1.74%報1704.42點。
截至10月28日,創業板市場共有775家上市公司,占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20.86%;總市值為5.80萬億元,占A股總市值的10.3%,已成為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十年前,2009年10月30日,創業板開市。首批28家企業集體在深交所掛牌交易,開盤平均漲幅76.46%,最高為華誼兄弟(4.470, -0.01, -0.22%),漲幅122.74%。
百舸爭流千帆競。從市值規模來看,創業板上市公司總市值從最初的千億元,成長至當前的5.80萬億元,增幅達50多倍。根據Wind數據,截至10月28日,共計5家公司總市值超過1000億元,分別為邁瑞醫療(176.870, 0.67, 0.38%)、溫氏股份(40.910, 0.34, 0.84%)、愛爾眼科(38.180, 0.00, 0.00%)、寧德時代(69.980, -0.83, -1.17%)和東方財富(15.650, -0.22, -1.39%);超過百億元市值的公司則有100多家。
眼下,中國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已然啟幕,科創板試點注冊制平穩運行已滿百日。站在下一個十年的起點,創業板也行至改革的重要關口。
10月28日,一位接近深交所的權威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深交所最近有很多改革任務,面臨很多機遇和挑戰,其本身也希望推動交易所的發展能夠更上一層樓。注冊制如何實施?創業板怎么改革?深交所三大板塊之間怎么發展協調?市場對深交所各方面的期待很多,證監會對深交所的要求也比較高。
改什么,怎么改,這在監管層持續釋放的改革信號中可以找到答案。
8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提出,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研究完善創業板發行上市、再融資和并購重組制度,創造條件推動注冊制改革;10月20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資本市場助力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論壇”上表示,加快創業板改革,聚焦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需求,推進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完善發行上市、并購重組、再融資等基礎制度,進一步增強對創新創業企業的制度包容性。
不過,與科創板增量改革不同的是,創業板作為存量改革突破口,推行注冊制改革之后,究竟是新老劃分?還是全部適用新規則?如何平衡市場各方的利益?又將如何應對存量改革的市場風險?
據前述接近深交所權威人士透露,目前,創業板改革各方面工作正在協調推進,上下溝通,也在聆聽市場的意見,深交所最近舉辦了多場座談會,希望能夠讓市場各方面參與進來,開門搞改革、開門辦交易所。
28星宿命運浮沉
縱觀十年發展,創業板首批上市28家企業整體實現主營業務持續增長。平均收入規模由2009年的3.52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25.19億元,遠高于創業板公司17.9億元的平均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為24.43%。
市值規模方面,創業板首批28家企業上市首日的平均市值為49.99億元。截至2019年9月30日,這一數字增加至133億元,顯著高于創業板72億元的平均市值。
從個體的角度看,當年被市場稱為“28星宿”的首批企業,在歷經大浪淘沙后成色盡顯,命運早已南轅北轍。
借助資本市場之力,28星宿中,包括愛爾眼科、樂普醫療(28.080, 0.58, 2.11%)、機器人(14.450,-0.05, -0.34%)、網宿科技(10.190, -0.13, -1.26%)能等在內的企業得以迅速擴張,站上行業更高峰;從單家企業來看,愛爾眼科和機器人表現尤為突出,自上市以來凈利潤連續實現正增長。
其中,機器人已發展成為中國機器人產業前十名的核心牽頭企業,也是全球機器人產品線最全的廠商之一。2009―2018年,其營業收入從4.66億元增長至30.95億元,歸母凈利潤從0.66億元增長至4.49億元。
目前總市值排名創業板第三的愛爾眼科,其網絡體系在10年間得到了近20倍增長,相對應的是,2009―2018年,公司凈利潤從0.92億元增長至10.09億元,市值從69億元增長至1093億元。
10月18日,愛爾眼科副總裁、董秘吳士君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愛爾眼科主業是連鎖眼科醫院,屬于慢熱型行業,需要長期的資金才能更加從容地發展。在上市以前,公司主要通過銀行貸款、發行信托計劃等方式進行融資,但這些債券型融資不利于長期發展,潛在風險較大,上市后借力資本市場,徹底打破了制約公司發展的資金瓶頸,也開創了中國醫療行業對接資本市場先河,無論是對公司還是行業來說,都是一個新的起點。
上市10年來愛爾眼科通過不斷收購,將多家眼科醫院納入上市公司體系。上市前,愛爾眼科在全國12個省市設立了19家連鎖眼科醫院,2008年門診量累計為63萬人次;經過十年發展,2019年,愛爾眼科已在中國大陸30個省市區建立300余家專業眼科醫院,年門診量超過650萬人。
這種并購式發展還在持續。10月22日晚間,愛爾眼科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收購中信產業基金旗下26家眼科醫院以及眾生藥業(9.870, -0.01, -0.10%)旗下2家眼科醫院。
實際上,并購重組也是首批28家創業板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主要路徑。截至2019年9月30日,已有24家公司籌劃了33次重大資產重組,20家公司重組實施完畢。
10年長跑,風險逐步顯露,28星宿中的部分公司已經隕落。目前,已有10家股價低于發行價。其中最為嚴重的,是金亞科技(0.770, 0.00, 0.00%)(維權)因欺詐發行被強制退市,停牌前股價較發行價已跌去95%。
存量改革之辯
備受追捧成“大白馬”者有之,跌落神壇者有之,黯然離場者亦有之。28星宿的命運沉浮,是創業板10年發展的一個縮影。
一方面,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創新的試驗田,創業板10年來進行了一系列制度嘗試和創新,為資本市場積累了制度建設經驗;其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取得了較大成績,尤其在支持技術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另一方面,創業板依然面臨著制度包容性不夠、業績承壓分化等問題,市場規模仍有發展空間,首發條件包容性有待提升,市場覆蓋面仍需擴大,板塊龍頭基石企業還需增加,再融資制度等仍有改進空間,創業板市場基礎性制度迫切需要進一步完善。
近一段時間以來,市場關于創業板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從證監會發布資本市場“深改12條”,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出臺,到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前往深圳調研,再到開放創業板重組上市……監管層亦不斷釋放出創業板改革的信號。
10月20日,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科創板為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積累諸多寶貴經驗。在發行制度、交易制度、投資者門檻等方面,市場期待創業板注冊制改革邁出更大膽的步伐。
與科創板試點注冊制不同的是,創業板目前掛牌上市公司已超過770家,如何做好存量銜接工作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這也是改革的一大難點。
10月21日,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產業部副主任、研究員卞永祖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創業板是存量市場,公司數量多,投資者門檻低、規模大,注冊制改革還存在系統切換問題,無論是在技術系統的準備,還是投資者教育方面,都比科創板面臨更多的壓力,需要更多準備。
10月18日,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也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創業板改革的難點在于存量改革,是新老劃斷板中板,還是都適用新規?投資者門檻和交易機制改革都存在這個問題。
10月25日,曾在創業板上市公司擔任過董秘的深圳新財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彭欽文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建議進行新老劃斷,老的創業板政策與深交所現有中小板、主板趨同,改革并實施注冊制的創業板繼續踐行十年前創業板開板的初衷,放松對業務規模及盈利指標的要求,與科創板一起構成良性競合,服務實體經濟。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所所長董登新則持另一種觀點。10月18日,他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創業板推行注冊制改革,應該有一種更包容的態度,不要分所謂的存量和增量,也不要劃分新老公司。創業板推行注冊制的相關配套措施,也應該沒有所謂的存量,沒有所謂制度的劃分,IPO的審核標準和方式就要按照注冊制來執行。
從企業的角度,10月25日,機器人公司方面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推行注冊制改革,創業板的監管和管理需要做好存量銜接,以及如何管理后續注冊制下上市的企業,需要考慮一個過渡的問題。
機器人公司認為,創業板進行注冊制改革,大家可能更多考慮的是一個風險問題,因為從監管的角度來看,需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配套政策來規避風險。當前中國資本市場還需要一個完善的過程,并不可以一步到位。所以,如果實施注冊制,還有許多需要慎重考慮的因素,監管需要有明確的方向,以及如何安穩渡過前期的風險,這都是要著重考慮的。
“上市標準、退市制度、投資者保護等相關配套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將這一整條線梳理得更加清楚。”機器人公司表示。
吳士君也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創業板改革需要相關配套制度的改革,因為當下市場各主體的自我約束意識不夠強,法制體系不夠完善,執法不嚴,處罰往往不及時,導致一系列亂象,所以注冊制改革不能單兵突進。
“尤其在法制方面要做到有良法可依,違法必究,慢慢地就自然會往一個好的方向發展。注冊制改革不僅是資本市場制度的改革,也涉及管理層的監管理念和制度的配套。”吳士君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多方利益博弈
錯過以阿里巴巴為首的一批新經濟獨角獸公司之后,隨著科創板的橫空出世和資本市場改革的深入,A股市場為新經濟企業大開閘門。與此同時,隨著新經濟的發展,資本市場也面臨著更高訴求。
前述接近深交所權威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十年來,實體經濟對資本市場的需求發生了重大改變,雖然都需要錢,但融資主體、融資需求、融資特點都有很多差異,包括對上市的條件、程序,以及對治理架構的需求等方面都有了新經濟的特點,資本市場需要適應這些變化,而現在創業板的改革,包括推進注冊制都是在適應這些變化,去響應這些新經濟企業的發展。
對于創業板下一輪改革,市場也抱有更多期待。以往,資本市場的行政色彩較為濃厚,注冊制改革也意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也是資本市場走向成熟的必然之路。
“希望隨著改革的推進,能夠更多地賦予上市公司自身權利,如當前再融資的程序還是比較繁瑣,審核進度的不確定性也較強,希望隨著市場化、注冊資本改革,這些權利也能夠逐步歸位,把權利交給企業,交給市場去選擇。”吳士君說。
卞永祖認為,創業板改革應該從更關注企業長遠發展潛力以及信息透明度的角度考慮,把決定權更大地讓渡給市場。
彭欽文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從上市公司的角度,希望通過注冊制改革,逐步形成公平、高效、市場化的資本市場,上市公司殼價值下降將有效防止“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獎優罰劣。由于并購重組是上市公司參與優化配置社會資源的最有效方式,建議監管部門進一步出臺政策,使得上市公司以市場化的方式并購重組,建立上市公司發展的長效機制。
這些期待的背后,尤其是在如何平衡市場各方參與者的利益這一問題上,創業板的改革面臨著諸多挑戰。
前述接近深交所權威人士指出,資本市場是一個利益多元化、博弈十分激烈的場所,同時也是一個利益博弈最直接、最集中的場所。因此,任何一項政策的制定,都需要考慮所有市場參與者的利益,交易制度的安排、發行制度、信息披露、再融資、監管、違規處罰等方面,都需要站在全面的角度去看待。
“改革需要關注投資者的投資回報問題,融資者的便利、成本和效率問題;還有監管者的合規和風險防控;從交易所、市場組織者角度來看,市場是否公平、透明、有序。”前述接近深交所權威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這么多元利益放到一起,有時候就很難做到各方面都平衡,所以每出臺一項制度,確實是有時候很曲折。而如果不從市場各個角度來考慮,交易所做的一些制度安排就容易被曲解,所以交易所希望傾聽市場各方的聲音,再推出改革方案。
另一方面,在實現注冊制之后,創業板公司估值是否會出現波動,又將如何應對市場波動,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
10月18日,北京某私募總經理陳鋒(化名)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創業板實行注冊制之后,目前40倍左右的平均市盈率可能不太容易支撐,從海外成熟市場來看,特別是在創業板,小企業的估值會有一些折價,因為對投資者來說,高估值意味著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不斷地推行注冊制,對于中國創業板企業而言,在融資和估值方面,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折價。
楊德龍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創業板改革涉及資本市場的方方面面,也會觸及很多人的利益,改革的阻力必然存在。而制度性改革之后,投資者需要時間逐步適應新的制度,如果投資方法不當,可能面臨較大損失。改革就是創新,很多時候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現成的模式和經驗可循,失敗的風險隨時可能發生。因此,改革需要足夠的決心和勇氣,以及足夠的知識和智慧。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