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新三板改革時機成熟
經過29年發展,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逐步建立、完善,獲得資本市場支持的企業范圍不斷擴大,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新三板在拓寬資本市場的覆蓋面、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促進科技創新和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但經過近7年發展,市場結構及企業需求發生變化,參與度下滑、融資并購功能下降、交易活躍度不足等問題也日益凸顯。
當前階段,圍繞“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總體目標,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步入了提質增效的發展階段,著力優化供給、推進關鍵制度創新、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更好落實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局是新時期資本市場的核心任務。補齊多層次市場體系短板、以問題為導向深化新三板市場改革則是其中應有之意。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無論從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整體考慮,還是從解決市場突出問題、給予企業適應性更強的資本市場制度供給的微觀層面考慮,都需要加快推動新三板改革。
首先,我國經濟面臨新舊動能轉換,新業態加速布局、新興產業集群不斷涌現,創新正成為國家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資本市場承擔著加強對中小企業服務、支持力度的責任。目前多層次資本市場中,主板、創業板和科創板的主要服務對象仍是大中型企業,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的力度還需進一步增強。
其次,新三板經過近7年發展,市場結構和企業需求都已發生很大變化,掛牌公司多元化、差異化的特征愈發突出,迫切需要跟進差異化的制度安排。與此同時,市場交易不活躍、定價功能不完善等問題一直客觀存在,新三板的投融資生態亟待激活。
具體而言,一是新三板已出現了一批市場認可度較高、風險較低的優質公司,亟須提升融資效率,優化融資方式;二是掛牌的9200余家企業和投資者的需求日趨多元,需要更精細化的市場分層管理,更多元的交易方式,更完善的公司監管和服務體系;三是融資需求的增加也要求投資供給側進行調整,投資與融資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目前新三板合格投資人數量較少、類型單一,無法充分滿足企業的直接融資需求。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屢次針對新三板改革作出重要部署。今年9月,證監會形成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總體方案,提出“深改12條”,明確要“補齊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短板”“加快新三板改革”。
資深專家判斷,當前新三板已經具備了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法律基礎、制度規則基礎、企業基礎、風控能力基礎和技術基礎,加快推出新三板綜合改革的時機已經成熟。
專家分析,從市場定位看,新三板與滬深市場同屬于公開市場、場內市場、獨立市場,根據現行法律法規,新三板可以允許公開發行證券的掛牌,也可以組織證券的公開轉讓,新三板掛牌公司屬于公眾公司,履行公開信息披露義務。
從制度規則儲備情況看,新三板市場已經構建了包括股票掛牌、股票轉讓、主辦券商管理、公司監管、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在內的業務規則體系,形成了高度市場化的運作機制,也積累了市場分層并匹配差異化制度安排的管理經驗。
從企業基礎看,經過多年培育,新三板積累了一批市場認可度較高、風險較低的優質公司,這些企業通過掛牌逐步發展壯大,公司治理和規范運作水平顯著提升,能夠源源不斷為新三板改革發展提供優質企業資源。統計顯示,目前全市場股本規模超過3000萬股的掛牌企業有5889家(占比57%),營業收入超過1億元的企業有3862家,凈利潤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有2797家。
從風控能力看,新三板通過實施規則監管、分類監管和科技監管,探索形成了一套適應中小微企業特點的監管方法和風險處置機制,建立了自律監管與行政監管、稽查執法的分工協作機制,具備較強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
從技術基礎看,新三板市場的交易系統已具備集合競價和做市交易的功能,監察系統能夠實現實時監控,信息披露系統和審查系統也已實現業務電子化和大數據智能輔助審查。據悉,為配合后續改革,全國股轉公司已做好了配套技術改造和優化升級。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在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大力推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重要組成部分的新三板市場,已進入前所未有的改革發展機遇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
- 上一篇:科創基金瞄上了哪些科創板公司?
- 下一篇:創業板十年再出發 交易制度變革可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