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淘金”新三板 今年38家掛牌公司成“國資系”
今年以來,國資入主新三板公司較為頻繁。據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21日,共有38家新三板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地方政府或國資背景企業及機構,成為“國資系”。業內人士表示,國有資本應該成為新三板市場積極的參與者和推動者,未來很可能成為國企改革實施并購重組的重要陣地之一。
“新三板市場發展呈現周期化特征,在當前市場流動性較低的背景下,國有資本的流入能為市場帶來暖意。對于新三板企業來說,尋求被國資收購是個不錯的出路;從國資角度而言,許多優質掛牌公司標的目前價格合理,且運營規范,大大有利于國企的產業鏈布局,當下階段進行收購或股權投資都是個很好的時間窗口。”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理事布娜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布娜新看來,新三板市場在未來很可能成為國企改革實施并購重組或資產資源整合的重要陣地之一。國企并購新三板行業內的優質企業,在自身領域內鞏固地位,開拓上下游資源合作,為進入新領域做準備。同時,這對于實現國企結構戰略調整,提高市場化程度,促進管理理念多元化等諸多方面都有著積極作用。
以四川自貢百味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味齋)和內蒙古圣氏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圣氏化學)為例,這兩家新三板企業分別在今年5月份和7月份發布第一大股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變更的公告。
百味齋第一大股東、控股股東變更為江蘇省鹽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實際控制人更為江蘇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江蘇聯環藥業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取得圣氏化學發行的新股,使得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揚州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對于目前國資在新三板市場“淘金”,頻頻收購新三板公司股權的原因。資深新三板評論人、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新三板近萬家掛牌企業,確實是一個天然的“并購標的池”,可以滿足不同并購需求;二是新三板當前的估值普遍較低,并購價格相當實惠,正是“抄底”的好機會;三是被并購的新三板企業所涉及領域正好處在國資產業整合方向上;四是相比國資收購A股上市公司股權,收購新三板公司耗時短、投入少、成功概率高。
另外,銀泰證券股轉系統業務部總經理張可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有資本應該成為新三板市場積極的參與者和推動者,特別是國有創投應該發揮出自身的作用。一方面,國資的進場可以為掛牌企業帶來更多更好的資源,促進企業的快速成長;另一方面,還可以給掛牌企業起到一個良好的“背書”作用,有利于企業的經營。
“站在新三板普通投資者的角度來看,也歡迎國資進場。一是國資控股的掛牌公司業績造假的動力少,且可能性小;二是國資控股公司的過會率更高,有助于未來IPO;三是投資國資控股掛牌公司的風險相對小、預期更好。”周運南表示。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