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保薦科創板IPO"滿月考":20家券商承銷收入21億元
為科創板輸送優質上市資源、助力培育優質“苗圃”成為今年以來證券公司的必修課。
今天,科創板首批上市公司“滿月”了,20家券商參與到科創板上市服務中,凸顯投行業務實力。與此同時,科創板也為這些券商帶來“第一桶金”,一個月內科創板項目承銷收入高達21億元,為券商增長了五倍首發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參加科創板公司保薦業務的券商中,中信證券(14.44, 0.00, 0.00%)和中金公司(14.68, 0.12, 0.82%)在不同維度上突出重圍,勇奪保薦收入冠軍和服務家數冠軍。
與此同時,《證券日報》記者在采訪多位專家和業內人士時發現,市場關心的科創板問題更多是如何孵化科創企業發展潛力、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等“硬核”問題。
在科創板首批企業上市的第一個月,券商投行業務始終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滿月”之際,券商首發承銷與保薦收入具體有何變化?
Wind資訊統計顯示,自有科創板承銷與保薦收入“入袋”至今(即7月22日至8月22日期間),共有20家券商率先參與科創板首發上市保薦工作。
這20家券商的首發收入因科創板上市項目獲得了巨大增量。《證券日報》記者在梳理相關數據并剔除聯席保薦收入中的重復項后發現,近一個月內,券商共計分食25.6億元的首發承銷與保薦收入,其中科創板項目承銷收入高達21億元,占比高達81.99%,相當于科創板項目為券商增長了5倍首發收入。
僅一個月,21億元增量收入,這對券商投行而言無疑是一次業績“狂歡”。不過,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為止,共有93家券商有承銷保薦資格,也就是說,目前參與到科創板保薦業務的券商比例已超兩成,另外73家券商只能暫時“望塵莫及”。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科創板的增長業務目前主要體現在投行和經紀業務層面,但是現在的比例并不是很高,未來還很有前景,它有利于對標未來金融供給側改革,是券商應該重點發展的頭等戰略業務。”
事實上,《證券日報》記者從多位券商科創板項目人士處了解到,科創板項目收入總體看還是比A股IPO收入要高。
對于券商而言,科創板的承銷保薦主要從注冊制環境下的保薦經驗、凈資本金以及投研能力三個方面考驗著投行的能力。廣證恒生分析師趙巧敏建議,企業結合自身需求,優先選擇擁有港股保薦承銷經驗豐富、凈資本充足且投研能力較強的保薦承銷機構。
從目前科創板已上市以及排隊上市企業的選擇來看,科創板選擇保薦機構的集中度十分明顯。
“對券商而言,科創板對投行業務既帶來了新的增長機遇,也對其自身業務能力提出挑戰。”中國民生銀行(5.07, -0.02, -0.39%)首席研究員溫彬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下階段,券商應重點發現和培育有價值、成長性的高新技術企業,提高市場定價能力,使科創板市場估值保持在合理區間,促進科創板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