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新三板!客家銀行正式摘牌 未來新三板掛牌銀行或進一步減少
1月9日,客家銀行正式從新三板摘牌退市。新三板7年,在經歷過股價暴跌、降層后,客家銀行毅然選擇離開。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客家銀行的業績表現自2018年以來持續承壓,盈利水平不斷下滑,凈利潤甚至已經由正變負。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業績下滑卻并非導致客家銀行從新三板摘牌的主因。
“未來新三板掛牌的銀行可能會進一步減少。”分析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新三板市場流動性不足、融資功能較弱,銀行難以從新三板實現核心資本補充目的,也未能給銀行在股份轉讓、引入戰投等方面帶來助力。中小銀行需要通過地方政府或其他股東入股,迅速做大資本規模、充實核心資本,這才是其目前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實際上,客家銀行摘牌新三板并不是銀行機構的個例。據了解,隨著各地農信系統改革的推進,2023年以來已有瓊中農信、喀什銀行等機構從新三板摘牌或正在計劃終止掛牌。
從降層到終止掛牌
客家銀行“逃離”新三板并非毫無預兆。據悉,早在2023年10月份以來,客家銀行就曾接連發布了6條“可能觸發降層情形”的相關公告。直到11月20日,該行已連續60個交易日股票每日收盤價低于每股面值。隨后,全國股轉公司決定將其從創新層調入基礎層。
或是早有準備,正式觸發降層情形后次日,客家銀行便立即公告表示,擬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隨后經向全國股轉公司申請,其公司股票自11月29日起停牌。
對此,客家銀行的解釋是“結合當前市場環境及公司長期戰略和發展規劃,為進一步提高經營決策效率、降低運營成本、降低負面輿情傳播風險”。同時表示,在終止掛牌后,該行將聚焦主業,持續加強經營管理能力,提高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
隨后12月20日,客家銀行向全國股轉公司提交了終止掛牌的申請材料。直到2024年1月8日,客家銀行再次發布公告稱,全國股轉公司同意其公司股票自1月9日起終止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
值得一提的是,客家銀行本次申請股票終止掛牌的議案表決中,合計持有公司99.89%股份的股東同意,尚余異議股東合計持股192,061股,占比約0.11%。按此前承諾,客家銀行通過協調有意愿的股東對滿足條件的異議股東所持公司股份進行回購,回購對象在該行摘牌之日起1個月內提交股份回購申請。
凈利潤下滑趨勢已現回升
據了解,按照篩選條件的嚴格程度,新三板分為基礎層、創新層、精選層三層。資料顯示,客家銀行成立于2010年10月,于2016年12月份在新三板公開掛牌上市,成為廣東省首家在新三板掛牌上市的銀行。隨后2020年5月進入新三板創新層,進層時符合“最近兩年的凈利潤均不低于1000萬元,最近兩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股本總額不少于2000萬元”的要求。
從經營層面來看,近幾年客家銀行業績承壓,營收增長起伏不定的同時,利潤水平更是持續下滑,甚至凈利潤也已經由正變負。
數據顯示,2018年-2022年間,客家銀行分別實現營收1.32億元、1.4億元、1.41億元、1.52億元、1.03億元,同比增速為-9.61%、6.54%、0.61%、7.37%、-32.06%;實現歸屬凈利潤3453.82萬元、2513.52萬元、570.24萬元、-1498.01萬元、-806.89萬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2.70%、-27.23%、-77.31%、-362.70%、46.14%。
同時該行資本壓力也在不斷增加,核心一級、一級資本充足率以及資本充足率三項指標分別從2017年末的12.33%、12.33%、13.01%降至2021年末的9.72%、9.72%、10.83%,2022年末略微回升至10.43%、10.43%、11.54%。
近兩年來,客家銀行經營情況有所好轉。據最新數據,2023年上半年該行營收為6027.4萬元,同比增長42.75%;歸屬凈利潤為-399.9萬元,同比增長27.94%,虧損有所收窄。此外,該行上述三項資本充足率指標分別為10.41%、10.41%和11.52%。
在甬興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鄭嘉偉看來,業績下滑并非導致客家銀行從新三板摘牌的主因。“中小銀行目前的經營情況是整個大環境決定的,隨著息差不斷被壓縮,業績壓力持續加大,中小銀行需要通過業務創新或其他模式,走出一條差異化道路。”他指出。
未來新三板掛牌銀行或進一步減少
“隨著業績壓力加大,客家銀行急需補充資本金,但這通過新三板市場很難實現。”鄭嘉偉認為,客家銀行從新三板摘牌的原因是多元化的,一方面新三板市場流動性不足、融資功能較弱,銀行想從新三板再融資的路徑是不暢通的;另一方面,新三板掛牌也未能給該銀行在資本補充、股份轉讓等方面帶來較為理想的助力。同時,從新三板摘牌后也可以減少每年相關費用的支出,降低銀行自身經營成本。
客家銀行摘牌新三板并不是銀行機構的個例。財聯社記者注意到,2023年以來,隨著各地農信系統改革的推進,瓊中農信已于9月份摘牌,喀什銀行于11月公告計劃終止新三板掛牌。
據了解,新三板曾是中小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重要融資渠道之一。據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介紹,中小銀行新三板上市,有助于拓寬中小銀行融資渠道,通過上市完善內部治理,推動經營水平提升的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品牌效應。
但實際上,自2018年12月份邢農銀行掛牌之后,至今未有新的銀行機構加入新三板。目前來看,客家銀行此番摘牌后,掛牌新三板的銀行股僅余匯通銀行、鹿城銀行、國民銀行、喀什銀行、如皋銀行及邢農銀行等6只。
在周茂華看來,目前新三板銀行股不多,一方面是近年來中小銀行經營受影響,處于深化改革階段,市場給予的估值偏低,上市數量相對少;另一方面,中小銀行目前業務與新三板對上市企業整體定位存在差異。
“未來新三板掛牌的銀行可能會進一步減少。”鄭嘉偉指出,對銀行來說,中小銀行負債端成本以及貸款的不良率相對較高,隨著業務端收益率的不斷下行,銀行業績面臨較大壓力,急需資本補充。相對于新三板,只有主板上市才能解決其自身融資需求。同時,還需要通過地方政府或其他股東入股,迅速做大資本規模、充實核心資本,這才是銀行目前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
- 上一篇:業界認為北交所市場短時回調不影響長期走勢
- 下一篇:55家北交所公司獲機構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