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落地近11個月后,261家平移IPO仍有11家企業未獲反饋
全面注冊制落地后近11個月后,261家主板企業平移IPO項目中,仍然有11家主板IPO平移企業未獲得任何反饋。
2023年2月17日,全面注冊制落地實施;2023年2月20日開始,主板IPO在審項目平移至注冊制,截至2023年3月3日收官,共有261家主板企業平移IPO申請獲受理。2023年3月1日,平移項目開始獲得交易所“問詢”反饋。然而澎湃新聞注意到,截至今年1月4日,滬深交易所仍然有11家主板IPO企業,在受理將近11個月時間內未獲得任何反饋。
具體來看,這11家企業包括安徽馬鞍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順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南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海安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昆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認養一頭牛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認養一頭牛”)、浙江明泰控股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明泰股份”)。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上述企業IPO推進緩慢多數系行業受限。從企業屬性上看,有9家為金融行業,1家為消費企業,1家為汽車緊固件行業。澎湃新聞了解到,金融與消費行業,均不在鼓勵上市范圍之內。
2023年2月,全面注冊制落地后,主板發行上市條件更包容,多層次資本市場板塊架構更加清晰。其中,主板定位突出大盤藍籌特色,明確重點支持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
為配合全面注冊制的落地,2023年初就有主板IPO紅綠燈窗口指導意見流出。該份審核細則表示,從事銀行、證券、保險、期貨、金融控股、互聯網平臺、圖書出版、影視、軍工等業務需行業主管部門審查同意上市;產品為食品、家電、家具、服裝鞋帽等相對傳統、行業壁壘較低的大眾消費企業,從事快消餐飲連鎖業務企業,經營穩健但沒有多少成長空間的為黃燈行業,上市或受限。澎湃新聞記者曾就該份窗口指導向多位投行人士求證,后被確認屬實。
金融、消費類IPO推進緩慢,體現在IPO審核全鏈條中。
澎湃新聞注意到,2023年,銀行A股上市“顆粒無收”,券商僅有信達證券(601059.SH)一家成功上市。
消費企業IPO受阻情況更為突出。澎湃新聞通過Wind數據梳理發現,共有40家“衣食住行”企業密集折戟在2023年。其中不乏有望沖擊“茶葉第一股”的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爭奪“中式快餐第一股”的安徽老鄉雞餐飲股份有限公司、老娘舅餐飲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老娘舅”)等多家知名公司。
澎湃新聞還注意到,2023年,全面注冊制之后,A股主板尚未有嚴格意義上的“衣食住行”等消費企業上市。
與行業受限原因不同的是,明泰股份IPO或觸及到證監會離職人員突擊入股等監管紅線。
2021年年初,明泰股份在遞交招股書前夕,6家機構突擊入股,其中的4家機構隱現多位證監系統離職人員。該事曝光后,引發市場高度熱議。隨后,證監會于2021年4月19日發文稱,將全面排查在審企業,對存在系統離職人員入股情形的,加強核查披露,從嚴審核把關。證監會表態僅一個多月后,2021年5月,證監會發布了《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發行類第2號》,明確離職人員不當入股IPO企業的情形。
澎湃新聞注意到,2023年9月,科創板在審企業得一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同樣因存在間接股東中存在8名證監會系統離職人員的情形,引發市場關注。而后,上交所通過官方公眾號澄清,8名證監會系統離職人員不涉及離職人員主導的投資行為后,證監會表示,證監會及交易所對證監會系統離職人員入股IPO企業堅持刀刃向內、從嚴監管的原則,多措并舉切實削減離職人員身份價值。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