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面注冊制“放管”同行IPO市場受理全景圖浮現
隨著2023年收官,過去一年IPO市場的受理全景也浮出了水面。
在2023年A股實施全面注冊制后,滬深北三地交易所全年合計受理近700家IPO企業,數量較往年進一步上升。若剔除年初平移的234家主板企業,新受理家數為400余家,較往年逾500家的數據有所減少。
自8月27日監管層開啟一二級市場逆周期調節后,滬深交易所受理IPO數量進一步下降。在之后的4個月里,僅9月和12月有少量項目獲得受理,受理家數相比上一年度同期出現“腰斬”。北交所全年受理家數小幅減少,但受益“深改19條”( 即《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措施,年底受理家數大增。
注冊制絕不是“放任不管”,一放了之,而是在“放”的同時加大“管”的力度。記者注意到,2023年全年共有282家IPO企業出現終止狀態,其中有111家為當年受理當年終止。
受理狀態年初熱年底冷
直至2023年的最后一個周末,交易所仍然加班受理IPO申報。2023年12月30日~31日,上交所共受理5家IPO企業。
12月歷來是IPO申報小高峰,主要因為跨年后申報需更新新一期的財報數據。不過,2023年12月的受理情況比較冷清。數據顯示,滬深交易所12月共受理20家IPO企業,相比上一年度同期的48家大幅減少。
2023年8月27日,證監會宣布根據市場情況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同時還對上市公司再融資行為作出部分條件限制。上述安排,也被市場人士稱為“8·27新政”。自9月受理一批企業后,滬深交易所在10~11月出現了連續兩個月的“零受理”,與往年相比十分罕見。
北交所情況相對較好,主要因為2023年9月發布“深改19條”后,北交所獲得保薦機構及擬上市企業的青睞。以12月單月來看,北交所受理家數最多,達到44家,較上一年度同期的24家增長83%。實際上,自9月以來,北交所每月均有受理IPO企業。
隨著2023年落下帷幕,IPO全年受理情況已十分清晰。滬深北三地交易所合計受理家數創下新高。根據記者統計,全年共受理696家IPO企業,該數據在2021年、2022年分別為549家、554家。這與2023年實施全面注冊制有關,隨著主板推進注冊制改革,2月—3月多達234家主板IPO企業平移至交易所審核,一度備受矚目。若剔除平移企業,三地交易所新受理IPO家數為462家,較往年減少。
2023年,上交所受理的家數相對較多,共有278家;深交所緊跟其后,全年受理260家;北交所則有158家,相比上一年度減少。
不過,展望2024年的IPO受理情況,多家券商的投行人士預計2023年四季度的節奏會延續。
“IPO不會像往年大量申報,節奏會慢下來?!比A東一家大型券商的保代表示。據其分析,在當前宏觀經濟及相關行業政策的變化影響下,有的IPO企業面臨業績大幅下滑,也有的企業受行業政策影響,暫時不適合上市。
逾百家受理后當年終止
盡管2023年三地交易所受理家數創下新高,但終止家數亦有不少,達到282家。
根據記者統計,北交所2023年IPO終止家數共有39家;滬市終止97家;深市終止家數為146家。
值得注意的是,有高達111家終止IPO的企業實際上在2023年申報并獲得了受理。華南一家中小券商的投行人士表示,近年來監管層嚴格把握“審核關”,重點關注上市板的板塊定位,不符合定位陸續選擇撤材料,比如科創板強調“硬科技”含量、“卡脖子”技術等。另有券商投行人士提到,盈利能力滑坡或是“帶病闖關”的企業亦選擇了終止。
以滬深板塊為例,記者注意到,當年獲受理當年終止IPO的企業有97家。從行業分布來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有13家,終止數量排名第一。
不過,與“衣食住行”相關的行業也出現了多家IPO企業終止。具體來看,“農副食品加工業”共有7家終止,與“醫藥制造業”并列第二?!笆称分圃鞓I”終止數量有5家,排名前五。
此外,零售業有3家終止;餐飲業、紡織業、家具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各有2家終止;還有2家主打旅游領域的企業也終止上市路。
上述終止企業中,不乏耳熟能詳的企業,比如德州扒雞、沃隆食品、紫林醋業、八馬茶業、周六福珠寶。
投行頭部效應依舊在
在新的監管環境和市場環境下,券商投行無疑面臨更大的挑戰。排隊項目數量的多少,決定著投行未來能否平穩度過“寒冬”。
記者據Wind進行統計,發現目前尚未拿到批文仍處在審核期間的IPO項目超過700家,保薦機構的頭部效應仍十分明顯。
具體來看,中信證券當前排隊的IPO項目數量排名第一,共有88家;中信建投證券、海通證券分別以63家、51家排名第二、三;中金公司和民生證券以44家并列第四。另外,華泰聯合證券、國金證券、國泰君安的排隊項目均超過30家,招商證券、國投證券、申萬宏源承銷保薦的IPO項目數量也有20家以上,而IPO項目數量超過10家的券商也有10家。
談及未來如何繼續挖掘項目,華東一家小型券商的投行人士表示,公司定位為精品投行和特色投行,主要服務中小企業,目標向創業板、北交所上市。內陸地區一家中型上市券商的人士談到,公司實施區域和行業深耕,從更早期服務擬上市企業,陪伴企業成長,而不是從同行處“搶”來。
目前,仍有多家企業進入上市“后備隊”。Wind數據顯示,2023年有800家擬上市企業處于“輔導備案登記受理”或者“報送輔導備案材料”狀態中,這些企業中有260家明確表示計劃登陸北交所。另外,有77家擬上市企業宣布輔導工作完成,有30家表示已經輔導驗收通過。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