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積極布局做市業務 北交所改革有望帶來新機遇
時隔5個月,年內第二家券商獲批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資格。
9月22日晚,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泰證券”)發布公告稱,于近日收到中國證監會批復,核準其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資格。中泰證券成為繼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金公司”)后,年內獲批做市業務資格的又一家券商。目前,中泰證券擁有股票期權做市、國債期貨做市、滬深300股指期權做市商等多項做市業務資格。
證監會官網顯示,截至9月24日,目前已有申萬宏源證券、華泰證券、中國銀河證券、中信建投證券、東方證券、財通證券、國信證券、國金證券、中信證券、興業證券、招商證券、浙商證券、東吳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安信證券、中金公司、中泰證券等17家券商獲批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資格,西部證券、東方財富證券等券商仍在此項業務資格申請中。另有部分券商也在積極申請股票期權做市業務資格、上交所債券做市業務資格等。
在9月13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中泰證券表示:“做市業務方面,中泰證券嚴格履行期權做市商合規報價職責,2023年上半年,新增上交所科創50ETF期權做市資格,滬深交易所各期權品種主做市商月度評級均為最高評級AA,截至2023年6月30日,新三板做市數量58家。”
談及券商積極布局做市業務的原因,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有利于券商向‘綜合金融服務提供商’轉型發展,提升與投行業務、財富管理等協同聯動,延展客戶服務鏈條;二是有利于強化券商場內場外衍生品業務的協同發展,提升其風險對沖能力。”
在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看來,布局做市業務不僅可以拓展券商的業務線,還可為券商提供更多的盈利機會,增加利潤來源。
“看數據可以發現,部分投行業務排名靠前的券商,做市業務排名也相對靠前,說明長期看好科創板和北交所生態發展,積極打造核心競爭優勢。”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總經理諸海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北交所改革也有望為券商做市業務帶來新的機遇。
“北交所改革降低了做市商門檻,便利做市商券源獲取,有利于增加做市交易,從而活躍市場,完善投資者結構,增強北交所交易定價等功能;同時,北交所利好政策頻出,將為做市商提供更多的市場投資機會。”明明表示。
“券商做市業務,一方面是要創造流動性,另一方面是能實現盈利。”諸海濱表示,引入做市商機制后,相當于市場上多了一類“專業投資者”,并不會影響投資者過往的交易習慣。也不會額外增加投資者的交易成本,或有助于縮小股票買賣價差、降低投資者的交易成本。
隨著券商做市業務的不斷發展,也對券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明認為,首先,券商需要建立科學嚴格的風險管理模式,從策略、系統、人員等多方面全面提升業務能力;其次,券商應以服務市場為核心開展做市業務,通過一級市場發行與二級市場流動性提升,整體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切實服務實體經濟;最后,券商需要完善客戶畫像,提供精準、及時、有效的報價,滿足客戶多元化財富管理需求。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