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收緊 并購市場“重燃”?
近期,證監會“多箭齊發”活躍資本市場、提振市場信心。證監會表示,將根據近期市場情況,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這讓與二級市場息息相關的一級市場VC/PE再次陷入沉思:投資邏輯、退出策略是否需要進一步調整?記者多方面了解到,面對當前資本市場的動態調整,不少創投機構都更加明確今后的投資邏輯和方向,此外,并購重組的退出方式愈發受到投資人的重視。
更加圍繞“關鍵核心技術”做投資
“之前市場就在傳IPO會收緊,我們也專門開會研討了,長遠來看,政策還是利大于弊的?!鄙钲谝籚C機構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敖窈笠欢螘r間二級市場主要支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非關鍵核心的一般企業,包括傳統的所謂高科技企業將得不到融資支持。今后找項目必須強化‘關鍵核心技術’這個標準?!痹撊耸勘硎?。
雖然硬科技成為近些年的投資主線,但真正有競爭力的硬核技術卻不見得很多。有券商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一方面GP為了滿足地方引導基金的投資要求,扎堆投資了不少所謂的“硬科技”項目,但項目魚龍混雜,很多都缺乏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資本過于扎堆某些領域,導致項目估值虛高,即便上市也不見得有好的表現。“階段性收緊IPO,也有助于機構好好梳理眼下的這些項目,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邏輯,把真正有價值的企業推向資本市場?!痹撊耸勘硎尽?/p>
對一級市場來說,新規影響投資端的同時,還讓募資端變得更加“猶豫”。據記者了解,新規下發后,有近期擬投資創投基金的個人LP表示暫緩出資,將觀望一段時間后再做決定。
對于此次新規影響最大的退出端,有券商人士對記者分析,從此前證監會相關負責人的表態來看,真正的科技創新領域融資仍將獲得支持。“目前只是階段性收緊IPO,等一二級市場實現一定的平衡,應該還是會保持常態化IPO的?!?/p>
但不少機構已經意識到,不能僅以IPO作為主要的退出路徑,“我們也正在重新研究項目的退出工作,不一定要等到上市,可以跟企業一起尋求并購的機會,或者在一級市場上退出?!鄙鲜鯲C機構負責人表示。
倒逼生物醫藥企業學會自我“造血”
IPO收緊,對部分研發投入大、周期長、對資本依賴較大科技行業的影響最為明顯,比如生物醫藥行業?!捌鋵嵾@段時間生物醫藥的投融資、包括藥企上市,都已經比較坎坷了,收緊IPO對中后期的投資退出確實影響很大,對我們做早期投資的影響有限?!鄙钲谝晃会t藥投資人對記者表示。
今年以來,生物醫藥在資本市場上頻頻遇冷。先是科創板上市節奏不及預期,再是市場傳聞科創板第五套標準暫停,隨后聲勢浩大的醫藥反腐將藥企再次推上風口浪尖,給醫藥產業鏈上下游的投資帶來或多或少的影響。
有業內人士直言,近期出臺的無論是IPO階段性收緊,還是適當限制再融資,都深刻地反映了監管的一個態度:IPO不再是高管和投資機構的套現工具,再融資也不會為公司連年虧損無限制兜底。
“醫藥投資的募資肯定會加劇,對于要融資的企業來說,更需要降低估值,先活下來再說。”上述醫藥投資人表示,資本寒冬將倒逼藥企更加注重內部的開源節流,砍掉一些非核心的管線,更加務實地開展一些外部合作。此外,藥企還需要更加注重拓展短期能夠帶來現金流的業務,實現自我造血。而對于醫藥投資人來說,一二級套利不再可取,投早投硬才是正道。
對于退出,此前接受記者采訪的華鍔資本CEO安寧曾表示,其實不少醫藥領域的機構投資者已紛紛調低IPO的預期,“相比于歐美發達國家,中國的創新藥才剛剛起步,所有的生物醫藥企業都去努力IPO,不符合行業規律,也不太現實?!卑矊幈硎?,未來5-10年內,絕大多數Biotech將會通過并購重組完成升級轉型,這才是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
安寧舉例,從美國的Biotech歷史投融資數據來看,投資人通過IPO退出的案例僅占不到20%,而通過并購重組退出的案例則高達30%?!拔覀€人認為,未來在中國生物醫藥領域,并購重組將成為主流,而不是IPO。”安寧表示。
產業邏輯成并購退出新驅動力
IPO階段性收緊,機構投資者再次將目光投向并購。事實上,監管也表態將大力支持并購重組發展。此前證監會相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中表示,并購重組是優化資源配置、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途徑。下一步,證監會將堅持問題導向,順應市場需求,深化并購重組市場化改革。一是適當提高對輕資產科技型企業重組的估值包容性,支持優質科技創新企業通過并購重組做大做強。二是優化完善“小額快速”等審核機制,延長發股類重組財務資料有效期,進一步提高重組市場效率。三是出臺上市公司定向發行可轉債購買資產的相關規則,豐富并購重組支付方式。四是推動央企加大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整合力度,將優質資產通過并購重組渠道注入上市公司,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據證監會披露,2019年以來,每年全市場并購重組3000單左右,交易金額均超過1.5萬億元。
事實上,A股歷史上出現過多次IPO收緊或者暫緩的情況,而每一次出現,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想起并購,由于此前幾次都出現過IPO和并購此消彼長的現象,因此業內將此稱為“蹺蹺板現象”。此輪IPO收緊,這種現象是否會再次重演?
“以前是增量時代,現在是存量時代,應該不會再出現蹺蹺板現象?!焙途稍儎撌既岁愃寄蠈τ浾弑硎?。
晨壹投資也發文分析稱,在2013-2015年的那一波并購潮中,未上市公司的證券化和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需求是最根本的推動力。但如今企業的證券化率已高,隨著二級市場成熟,上市公司并購更看重整合效果,而不再需要市值管理,因此,產業邏輯如今成了并購重組的新動力。
產業邏輯驅動下,并購市場會怎么走?陳思南分析,第一,對企業而言,存量時代只有“抱團取暖”才能實現跨越,所以,上市公司做并購一定是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為核心訴求,那就一定會尋找能與自身有很強的協同效應標的;第二,IP0即便階段性收緊,并購也不會出現多大的量變,因為如今企業做并購更多考慮質量而不是數量,也只有真正優質的未上市項目才能獲得并購機會;第三,互補性只是并購的前提,如今上市公司會更多考慮雙方能否完全整合到一起、實現“1+1>2”的效應。
黑崎資本創始合伙人陳興文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在退市制度仍未完善之前,頻繁的IPO和再融資會形成資本的“紅海效應”,而支持并購重組業務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久而久之,則有助于為一級市場創造一個好的并購環境,提供多一個退出路徑。
鼎業投資創始合伙人吳良群也認為,成熟的資本市場不只需要活躍的IPO市場,也需要活躍的并購重組市場。“特別是我們經濟正往高質量發展方向走,更需要通過并購重組來優化升級產業結構?!?/p>
無論對于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業界都期待一個成熟資本市場的逐漸形成,IPO與并購不再此消彼長,而是順資本市場周期同頻共振。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