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持續優化完善互聯互通機制
1993年,青島啤酒在港發行H股,打開了內地企業在港上市序幕。內地企業赴港上市,也是香港資本市場服務內地實體經濟的體現。
日前,香港交易所聯席營運總監陳翊庭、姚嘉仁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港交所歡迎所有提升市場活力和流動性的舉措,包括持續優化完善互聯互通機制等,期望與市場各方繼續合作,共同增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增加互聯互通機制吸引力
自2014年滬港通開通以來,互聯互通機制逐步完善,現已成為連接境內外市場的重要橋梁。Wind數據顯示,開通以來,截至8月28日收盤,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A股市場18726.90億元,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港股市場27756.34億港元。
“互聯互通經過近10年的發展,特別受投資者認可。目前超七成國際投資者持有A股是通過互聯互通渠道買入。”陳翊庭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推動大宗交易(非自動對盤交易)機制、REITs納入互聯互通也正在提上日程。
對此,姚嘉仁說:“開通大宗交易是我們互聯互通業務的最新重大優化措施,能為互聯互通下的大額交易提供交易價格和執行的確定性,提升交易效率。這一優化將進一步促進互聯互通的發展,為兩地投資者提供更多交易選擇和流動性。而REITs這一措施對于海外投資者和內地投資者而言,都是很好的投資機會。”
陳翊庭說:“互聯互通機制已經被驗證是便捷有效的,以后的方向,一方面是一步一步再填充新的內容,增加投資標的;另一方面是不斷檢討,比如投資者通過互聯互通買賣和通過當地市場買賣相比是否有明顯的不方便,如果有我們將繼續優化交易機制。整體而言,關于互聯互通,我們將從這兩個方向來增加該機制的吸引力。”
上市規則“量體裁衣”
從針對生物科技公司的18A章,到針對特專科技公司的18C章,近年來,港交所對于新興行業公司不斷“量體裁衣”,推出適合此類公司的專屬上市規則。
數據顯示,自“18A”規則推出以來,香港交易所已迎來118家醫療健康公司(包括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首發集資總額超過2688億港元。共有59家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通過第18A章上市,首發共募集近1179億港元,其中29家已被納入恒生綜合指數,29家已被納入港股通。
“18C”規則于今年3月底生效。陳翊庭介紹,該規則是為特專科技公司量身打造的一套上市新規,涵蓋新材料、新能源等眾多投資者青睞的領域。目前,港交所已與多家企業進行溝通,預計隨著全球IPO市場回暖,將陸續會有多家“18C”公司提交上市申請。
“生物科技公司和特專科技公司都有量身打造的規則,未來一定還會有更多的行業有專屬規則。例如港交所的創業板(GEM)專為支持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而設,中小企業也有自身特點和痛點,我們在研究GEM的改革方案時會根據他們需求做一些比較‘體貼’的設計。”陳翊庭補充說。
進一步提升市場活力
今年年初,港交所取消了香港證券市場每筆交易0.5港元的交易系統使用費,調整了證券市場從價收費,以簡化交易費用結構。在業內看來,此次調整相當于下調了實質交易費用。
下調實質交易費用的用意在于進一步提升市場活力。“香港交易所歡迎所有提升市場活力和流動性的舉措,我們正在積極籌備人民幣國債期貨和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期權,將與內地交易所合作積極落實在港股通中增設人民幣股票交易柜臺。我們期待與市場各方繼續合作,共同增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姚嘉仁稱。
在姚嘉仁看來,引入資金提高活力和流動性的同時,需要與國際投資者保持充分溝通,讓他們充分理解出臺的政策以及市場的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8月27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將由財政司司長成立小組,研究如何增加股票市場流動性。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
- 上一篇:優化融資安排 做“加減法”非按“暫停鍵”
- 下一篇:優必選完成港股IPO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