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北京模式”在京發布
7月5日,在2023年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產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論壇上,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聯合騰訊云計算(北京)有限公司、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兮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中關村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協會等相關單位聯合發布“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北京模式’”,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賦智。
據介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北京模式”從需求側出發,以診斷為切入,以數據為驅動,以政府精準施策為手段,以企業核心能力提升為目標,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繪藍圖”,突出頂層設計。該模式以診斷為切入,以數據為驅動,以政府精準施策為手段,以企業核心能力提升為目標,帶動政府側、企業側、生態側多方協同共進,重點解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標準、數據、商機、資金、發展等問題,以創新模式賦能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強班底”,突出生態支撐。整合“政產學研用金”各方優勢資源,與中金、騰訊、用友等首批創新生態合作伙伴深入調研當前中小企業發展痛點及需求,構建“政府側部署引導、國家隊規劃布局、生態資源落地運營、專家庫引領發展”的多層級組織體系,構建支撐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組織保障。
三是“立標準”,突出標準先行。通過26個省份、20多個行業、6000多家企業、837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探索實踐,制定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核心能力數字化賦能診斷評估標準》。該標準能夠覆蓋5個一級產業分類、17個二級產業分類、31個三級產業分類,設置了9個一級能力板塊指標、88個二級能力模塊指標、365個三級能力組件指標以及1512項四級能力要素指標。相較于國內現有企業診斷類標準,該標準具有產業適配更精準、模型指標更細化、評分手段更多樣、評價結果更科學等優勢,是國內一流的企業診斷評估標準。
四是“融數據”,突出數據共享。依托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持續采集企業綜合能力診斷評估數據(非經營和運行數據),打通產業數據共享應用的數據孤島,推動與政務、金融、信用等數據體系共享交換,構建專精特新“企業DNA庫”,逐步形成國家級產業大數據體系,探索應用大模型技術實現多維數據融合應用。
五是“搭平臺”,突出平臺支撐。該模式已經形成了國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強企賦能平臺1.0,平臺集成企業能力診斷、公共服務和產業大腦等應用能力,構建“企業訴求-能力診斷-生態賦能-鏈企協同”的閉環模式。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核心能力數字化賦能診斷評估為切入,實現企業能力改善需求與各類服務資源的智能匹配和精準對接,構建一站式服務生態,構建“點穴式、精準式”的幫扶。打造以數據驅動的數字化指揮中心,實現對產業和企業數據的可視、可查、可分析,支撐政府宏觀決策、產業分析、資源優化配置等。
六是“重成效”,突出試點探索。除國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強企賦能平臺1.0以外,該模式還形成了一部企業核心能力診斷北京市地方標準、一套國家一流定制化企業診斷報告。除北京外,還在湖南株洲、江蘇蘇州、遼寧沈陽等多地啟動試點,已組織了800多家專精特新企業開展診斷評估工作,初見成效。
七是“創品牌”,突出開放生態。依托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和國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強企賦能平臺等數字基礎設施,以“智能+開放+生態”的發展模式,引導更多企業、服務商、地方政府等參與,吸引全社會力量推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構建國家產業互聯網渠道、平臺和生態。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將聯合創新生態合作伙伴,充分發揮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積淀的海量工業數據優勢,應用大模型技術挖掘數據價值,以需求為著力點,依托開放生態全面推廣“北京模式”落地實施,引導更多企業、服務商、地方政府等參與模式落地優化,持續優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創新服務模式思路,構筑國家產業互聯網的渠道、平臺和生態。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