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抗風險重在強能力
近日,上海市發布了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的28條措施,幫助中小微企業提質增效、提升抗風險能力。
中小企業是穩定經濟基本盤的重要基礎,也是推動創新的主要力量,服務和培育中小企業發展始終是穩增長、穩就業、穩預期的關鍵。當前,中小企業需要進一步增強抗風險能力,推動自身發展。
中小企業抗風險,關鍵在于強能力。
一方面,企業要有內生動力。在抓好自身建設的同時,盯緊政策導向,時刻關注行業發展趨勢,提高適應市場變化和需求的能力。中小企業要有憂患意識,在堅持做好主業的基礎上,多關注日常經營過程中的風險點。首先,企業應重視財務管控。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現金流就是生命線,一旦外部情況發生變化,造成訂單減少或供應鏈不穩定,現金流緊張、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就會增高。因此,中小企業要根據市場變化,時刻關注現金流的可持續性,綜合利用各種資源改善現金流,避免資金鏈斷裂。其次,企業應重視轉型創新。目前,各地都在大力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疫情過后,企業更加意識到業務數字化、流程在線化的重要性。近期上海推出的中小企業“工賦伙伴”計劃值得借鑒,該計劃通過打造數字化服務專員隊伍和聯合體,培育細分領域專業數字服務商,推動中小企業上平臺、上云,最終幫助和支持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另一方面,外部政策要及時跟進,積極為企業創造良好營商環境,增強企業服務的主動性有效性,從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入手,激活發展動力和創新活力。今年年初,國務院印發《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各地也跟進推出了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具體措施,其核心都是為中小企業紓困。比如,要持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中小微企業信貸投放;落實減稅降費、穩崗返還等政策,減輕企業經營壓力。
同時,還要通過政策引導為中小企業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和需求。很多地方都注重營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生態環境,圍繞大企業、大市場、大產業開展大中小企業融通工作,以大幫小、以強扶弱,構建大中小企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發展生態。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
- 上一篇:掐點重啟!這家公司“轉投”北交所
- 下一篇:科創支持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