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冊制“滿月”!
5月10日,全面注冊制改革落地“滿月”。
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是我國證券市場30余年來股票發行制度改革歷程的“關鍵一躍”。一個月間,滬深兩市11家主板公司揚帆起航,1611.23億元市值總額,217.31億元的募資總額——無聲的數字展現改革的活力,“關鍵一躍”平穩落地。
從上交所的“三開門”,到深交所的“陽光審核”,多家首批上市主板企業表示,深切感受到發行審核上市過程的諸多變化:注冊制下法規和指引等更加簡潔明確,交易所問詢問題更加精簡、重點突出;審核與注冊進度更加實時透明——市場主體收獲滿滿獲得感。
制度建設并非一蹴而就,改革創新并非一勞永逸。市場期待,邁出“關鍵一躍”的資本市場能夠更好反映中國經濟發展趨勢,更加匹配中國經濟的轉型方向,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驅動創新的能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大盤藍籌特色彰顯
4月10日,滬深交易所主板注冊制首批10家企業上市儀式在京滬深三地連線舉行,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說:“這次上市儀式的舉行,標志著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全面落地,這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又一個重要里程碑。”
截至5月9日,滬深交易所主板累計受理266家企業首發上市申請,其中,11家企業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累計募資217.31億元,另外還有5家企業已經注冊生效。
細看11家主板注冊制公司,它們中有中國具有影響力的專業口腔護理企業、行業知名的電子元器件應用創新與現代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企業、以電力和煤炭生產為主業的大型能源類企業……作為新鮮“血液”,它們讓主板大盤藍籌特色更加鮮明。
試點注冊制改革以來,我國資本市場經歷了注冊制試點在增量市場起步、由增量擴展到存量市場,再到向全市場推行的過程,其間市場基礎制度進一步完善,多層次市場體系不斷優化。上交所、深交所主板是全面注冊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后主板更突出大盤藍籌特色,并在上市條件等方面與科創板、創業板形成差異。
根據改革安排,全面注冊制下主板突出大盤藍籌特色,重點支持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基于此,在本次改革中,主板的上市條件更加包容。
值得注意的是,從新股發行階段來看,注冊制下市場化定價發行使得主板上市企業打破了過去23倍市盈率的限制,定價彈性大幅提升。11家主板新股市盈率在20倍至91倍之間,發行市盈率最低的為20.21倍的中信金屬,最高的為90.63倍的陜西能源。
隨著注冊制改革的落地,滬深主板的新股交易制度也發生了變化:新股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自新股上市第6個交易日起,日漲跌幅限制繼續保持10%不變。盤中交易價格較當日開盤價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30%、60%的,單次停牌10分鐘,同時,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納入融資融券標的。
從市場表現來看,11只主板注冊制新股首日悉數收漲,其中,中電港、登康口腔以及柏誠股份當日漲逾100%,分別為221.55%、173.89%、110.63%。
允泰資本創始人付立春指出,首批主板注冊制企業的規模、行業、業績以及科技含量都具有豐富性和代表性。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首批主板注冊制新股,不論從市場角度還是企業本身看,都屬于行業地位相對靠前的企業。在陳靂看來,主板注冊制新股的價格更加貼近于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這是注冊制將定價權給予市場的表現。
作為全面重塑市場生態的“牛鼻子”工程,全面注冊制改革不僅牽動著千萬未上市企業的心,也將為已經登陸資本市場的公司帶來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資渠道。
截至5月9日,滬深主板累計受理247家企業再融資申請,其中,8家企業已經注冊生效,19家企業提交注冊。
把選擇權交給市場
“我們切身感受到了注冊制改革帶來的股票發行審核的高效,問詢問題精簡、重點突出,在充分信息披露基礎上,有效縮短審核周期,提高了審核效率。”談及全面注冊制下的發行審核過程時,海森藥業總經理艾林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海森藥業是首批平移至深交所審核的主板企業之一。
注冊制改革的本質是把選擇權交給市場,審核全過程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監督,強化市場約束和法治約束。與此同時,注冊制“主考機構”也從證監會變成了交易所。
過去幾年,注冊制通過試點先行、先增量后存量的改革路徑,先后在科創板、創業板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給發行市場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公開、透明、高效”成為市場評價注冊制成效的關鍵詞。
從 “三開門”,再到“陽關審核”,滬深交易所切實扛起審核主體責任。
3月1日,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進一步推進“開門辦審核、開門辦監管、開門辦服務”行動方案》。“三開門”行動方案包含三大方面共12項行動措施,以開門轉作風、以開門促透明、以開門優服務,持續打造服務型交易所,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大力踐行“店小二”精神服務市場主體,上交所一直在路上。上交所表示,此次進一步推進“三開門”工作,旨在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效能、加強監管透明度建設,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增強市場獲得感和滿意度。
3月29日,為保障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平穩實施,深交所集中開展“三陽光兩促進”專項行動,促進審核質量效能提升、促進廉潔文化提升,全力打造透明、廉潔、優質注冊制。專項行動聚焦審核、監管、服務環節,涉及具體措施20余項。
注冊制“陽光工程”下,發行人“講清楚”,中介機構“核清楚”,投資者也能“看清楚”。深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三陽光兩促進”專項行動是進一步加強注冊制透明度建設的重要抓手,是進一步優化服務、改進作風的重要措施,是進一步打造廉潔注冊制、塑造廉潔文化的重要行動。
改革好不好,市場主體有著切身的感受。
艾林表示,“在整個上市過程中,我們接受了證監會和交易所對公司的嚴格審核與悉心指導,與審核員的溝通更加多元平等,審核與注冊進度更加實時透明,與中介機構的配合更加主動高效,由此提升了公司各項準備工作的可預判性,充分體現了注冊制改革的宗旨和精神。”
海森藥業IPO項目審核過程中,中信證券作為保薦機構切實感受到了注冊制發行審核全流程的規范性、透明度和可預期性。
中信證券海森藥業項目保薦代表人徐峰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說:“項目從申報前輔導整改,到核準制審核,再到注冊制審核,是企業不斷規范內部管理運營的過程,也是我們逐步厘清企業內部發展邏輯、挖掘企業市場價值的過程。”
市場生態有望持續優化
4月21日,*ST紫晶和*ST澤達分別發布公告稱,公司于當天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兩家公司將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同日,上交所啟動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流程,向兩家公司發出擬終止股票上市事先告知書,并將在規定時間內作出終止上市決定。
這是科創板出現的首批退市公司,被市場看作全面注冊制實施以來的標志性事件。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荀玉根表示,退市制度是注冊制實施的重要配套制度,通過進一步健全市場化、法治化的多元退市機制、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流程,有助于保障注冊制下A股市場生態的優勝劣汰、實現A股上市公司質量整體提升。
滬市數據顯示,2020年退市改革以來,滬市共有41家公司退市。2021年退市14家,2022年退市24家,同比增長約70%。2022年強制退市18家,較2021年增長125%,退市風險警示公司的退市率達45%,退市比例大幅提高。
深市方面,2022年深市全年共有24家公司退市,退市家數接近過去三年總和,其中,主動退市2家,強制退市22家。2023年以來,已有2家公司被強制摘牌,另有18家公司鎖定終止上市。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韓乾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A股新陳代謝加快,這是一件好事。這代表資本市場不斷推陳出新、優勝劣汰,使得資本市場更好代表實體經濟的發展方向。
實際上,從科創板到創業板、北交所,再到全市場,從增量市場到存量市場,經過4年多探索,注冊制改革已經在循序漸進地重塑資本市場生態和市場結構,包括投資者結構、上市公司結構、估值體系等。
目前,A股市場累計迎來超千家優質企業在注冊制下完成發行上市,合計融資規模超萬億元。一批處于“卡脖子”技術攻關領域的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在先進制造業、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行業形成產業集聚。截至2022年末,A股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超過2500家,較2019年初增加了1000多家,市值占比由25.9%提升至41.1%。
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發生積極的趨勢性變化,機構投資者持股和交易占比穩步上升。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險機構等機構投資者持有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由2019年初的15.7%提高至2022年末的19.9%,個人投資者交易金額占比降至60%左右。
韓乾表示,全面注冊制以信息披露為核心,隨著全面注冊制改革落地實施,能夠看到上市公司的信披質量在不斷提升,信息也更加充分透明。而信披質量的提高,能夠使得資產價格更加準確地反映公司的價值,進一步強化資本市場的價格信號功能。
此外,隨著全面注冊制時代的到來,資本市場參與主體面臨著不同的機遇與挑戰,“申報即擔責”的新規進一步壓嚴壓實中介機構責任。
中金公司投資銀行業務負責人王曙光表示,保薦機構應自覺提高站位,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和資本市場改革;持續修煉內功,打造適應全面注冊制的核心能力,發揮好資本市場“看門人”的作用,把真正的優質企業推薦到資本市場上市。
推動注冊制改革行穩致遠
從增量試點起步、存量試點擴圍,再到全市場推廣,4年多來,我國資本市場堅持“尊重注冊制基本內涵、借鑒全球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特征”的原則,突出“把選擇權交給市場”的注冊制改革本質,統籌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同步加強監管,持續探索一條資本市場一般規律與中國智慧相結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注冊制改革之路。
注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是一場觸及監管底層邏輯的變革、刀刃向內的變革、牽動資本市場全局的變革,影響深遠。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面注冊制改革開啟了我國資本市場市場化發展新階段,為更多企業提供了高質量發展的平臺,提升了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提高了資源配置優化的實力,為投資者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選擇,能夠帶來資本市場的繁榮發展和健康成長。
在中信建投投資銀行業務管理委員會委員劉連杰看來,全面注冊制改革有三大重要意義。
一是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發行審核制度,注冊制改革成功構建了“一個核心、兩個環節、三項市場化安排”的注冊制架構,突出改革的系統性和漸進性,強調板塊功能定位,使得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體系錯位發展、功能互補,更加完善;二是強化了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在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支持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產業、資本、科技正向循環上將發揮顯著作用;三是提升了中介機構的執業能力,投行要切實履行好看門人職責,全面提升執業質量和項目質量,承擔起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的使命。
“注冊制下,真正具備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發展的企業才會有好的表現,其市值才能得到持續提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更強。”登康口腔有關負責人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將倒逼企業不斷規范和完善經營管理,加速企業改革創新,不斷提升產品力、品牌力、渠道力和市場競爭力,全力以赴確保市場業績、經營業績取得更好表現。
展望后續,市場各方預期全面注冊制的實施將為我國資本市場帶來更多積極變化,在新的歷史時期以更大活力、更強韌性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注冊制改革走過多年時間并最終完成,標志著我國金融市場正式走向成熟階段,也奠定了市場機制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短期來看,注冊制改革有利于顯著提高企業融資效率、提振投資者信心;長期來看,注冊制改革將持續提升A股的市場化、法治化水平。
韓乾建議,隨著全面注冊制改革落地,會有越來越多來自于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可以推出更多的指數etf或者行業ETF,在此基礎上推出一些相應的風險管理工具,促進資本市場定價效率的提高。
田利輝表示,行穩致遠的注冊制改革要牢牢抓住高質量信息披露這個牛鼻子,同時要逐步開展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和價值投資生態的形成。
“全面注冊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最終將達成‘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的目標,推動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建設。”劉連杰表示。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