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動產和權利融資業務進一步提高企業融資可得性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營商環境、依法發展動產融資工作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提高企業融資可得性,推動銀行機構優化動產和權利融資業務,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和人民銀行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動產和權利融資業務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共分五部分十七條。第一部分“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提出了動產融資業務的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第二部分“加大動產和權利融資服務力度”提出了科學合理拓寬押品范疇、充分發揮動產和權利融資對薄弱領域的支持作用、加強動產和權利融資差異化管理三方面要求。第三部分“深化動產和權利融資業務創新”主要鼓勵銀行機構提升應收賬款融資服務質效、優化商品和貨權融資業務、推廣供應鏈融資、開展特色動產融資業務。第四部分“提升動產融資風險管控能力”要求銀行機構強化動產和權利價值評估、實施分類信貸管理、推進供應鏈融資“線上化”管理、落實擔保登記公示要求、規范在押動產管理和第三方監管合作、推進新技術在押品管控中的應用、拓寬動產處置變現渠道。第五部分“強化組織實施”從落實各方責任、協同優化外部環境、總結推廣經驗做法三個方面推動動產融資業務開展。
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銀行機構應從三方面加大動產和權利融資服務力度。首先,科學合理拓寬押品范疇。銀行機構應根據自身業務開展情況和風險控制能力,將符合押品條件的動產和權利納入押品目錄。其次,充分發揮動產和權利融資對薄弱領域的支持作用。銀行機構應針對不同信貸主體需求,不斷改進動產和權利融資服務。開發各類融資產品,合理降低對不動產擔保的依賴,提升小微企業、民營企業金融服務質效;推廣農機具、農用車、農副產品以及牲畜、水產品等活體擔保融資,積極穩妥開展林權抵押貸款,服務鄉村振興;創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品,支持科技企業發展。再次,加強動產和權利融資差異化管理。鼓勵銀行機構建立健全動產和權利融資分類管理制度,配置專項額度,提高風險容忍度,并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適度提高抵質押率上限。
前述負責人表示,在應收賬款融資方面,《指導意見》鼓勵銀行機構通過應收賬款質押和保理融資,包括收費權、應收租賃款、未來應收賬款擔保融資等方式,滿足不同客戶多樣化金融需求。在商品和貨權融資方面,支持銀行機構開展標準倉單質押融資,在風險可控前提下探索普通電子倉單融資。有條件的銀行機構可使用具有較強價值保障、較好流通性和變現能力的大宗商品作為押品開展動產融資,探索開展浮動擔保、最高額擔保、未來貨權擔保等多種形式的動產融資業務。在供應鏈融資方面,《指導意見》提出銀行機構應依托核心企業在訂單形成、庫存調度、流轉分銷、信息傳導等環節的主導地位,發展基于供應鏈的應收賬款融資、存貨擔保融資等業務,并積極開發體系化、全場景的數字供應鏈金融產品。支持全國性銀行通過核心企業屬地行“一點對全國”等方式依法合規辦理業務,提高供應鏈融資效率。同時,《指導意見》支持銀行機構基于真實交易背景,使用企業票據、應收賬款等建立質押資產池,為企業提供流動資金貸款發放、銀行承兌匯票開立、信用證開立等多種形式融資服務。
值得關注的是,在提升動產融資風險管控能力方面,《指導意見》還提出了新的要求,除進一步明確強化動產和權利價值評估、落實擔保登記公示要求、規范在押動產管理和第三方監管合作、拓寬動產處置變現渠道等要求外,還強調了以下內容:一是實施分類信貸管理。對于發展成熟、管理規范、信用風險已明確轉移的業務,銀行機構在真實掌握核心企業風險承受能力前提下,可適當簡化對借款人的審查調查以及貸中貸后要求。對于管理難度大、探索性強的業務,銀行機構應加強信貸風險管理,審貸時綜合考慮客戶的財務報表反映的經營業績和整體實力,以及動產和權利交易現金流對還本付息要求的自償性。二是推進供應鏈融資“線上化”管理。對于供應鏈融資業務,可探索以線上為主開展貸款“三查”工作。支持銀行機構將供應鏈信用評價向“數據信用”和“物的信用”拓展,通過與企業生產交易、倉儲物流等核心數據進行交互,與行內信息、企業信息、政府公共數據交叉驗證,實現對動產和權利融資各環節信息的動態掌握。有條件的銀行可基于真實交易背景和大數據信息建模,對供應鏈上中小微企業貸款實行線上審批。三是推進新技術在押品管控中的應用。銀行機構應積極推動運用物聯網、電子圍欄、生物識別等手段,實現動產押品的智能感知、識別、定位、跟蹤和監控,提升押品管理智能化水平。有條件的銀行機構可搭建物聯網數據平臺,對物聯網設備采集數據進行關聯和建模,提升風控精準性、針對性。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