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或腰斬,衛龍三戰港交所會穩嗎?
就在9月22日,新茶飲巨頭蜜雪冰城正式披露招股書,開啟茶飲連鎖第一股上市之路。
河南食品消費行業的另一個新貴“辣條第一股”衛龍美味,何時登陸港交所受到行業關注。
近日,有聲音傳出衛龍將計劃最早在今年10月份啟動香港IPO的消息,但衛龍并未對此消息作出回應。
從600億元估值,到47億美元估值?
消息稱,中國零食生產商衛龍正在考慮最早于10月份啟動外界期待已久的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融資規模可能達到5億美元左右,目標估值47億美元。
對此,衛龍方未對外公開回應。
早之前,不少聲音對衛龍的估值產生質疑。2021年時,衛龍完成了IPO前的最后一輪融資,也是唯一一次融資,引入中信產業基金、高瓴等重磅投資者。
從衛龍公布的第一筆外部融資計算,衛龍的整體估值曾超過600億元人民幣。若單純從休閑食品領域來看,這筆估值,相當于洽洽食品(44.200, 0.18, 0.41%)、三只松鼠(17.780, -0.30, -1.66%)和良品鋪子(24.630, -0.43, -1.72%)的市值總和,甚至超過優質科技公司市值。
2022年上半年,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接受頂端新聞記者采訪時就認為:“按照衛龍整體的業績、利潤及市占率來看,我認為市值應該在400億元左右。衛龍的估值太高了。”
后疫情時代,一度被熱炒的大消費板塊泡沫被擠壓,那些高估值的企業在挺進上市之路上就過得比較糾結。
先看一組市值表:
三只松鼠市值從2020年的360多億元跌落至最而今約76億元;良品鋪子市值巔峰時一度達到350億元而今不足100億元;市值比較穩定的國民品牌洽洽食品現在也面臨著下降難題,一度挺進330億元市值到而今跌落至210多億元。
巔峰時期估值600多億元的衛龍,顯然需要重新打量自己在資本市場的價值。
據招股書顯示,衛龍2021年營收48億元,同比增長16.5%,同期凈利潤8.27億元。
按照之前600億元估值測算,衛龍的估值倍數已經超過了72倍,遠遠高于休閑零食巨頭現在30多的PE數值。
同樣是600億元估值,蜜雪冰城的業績顯得就比較亮眼:2021年營業收入103.51億元,凈利潤19.12億元,毛利率31.73%。2022年一季度營業收入24.34億元,凈利潤3.91億元。
從這樣對比來看,估值降低至47億美元,和休閑零食們而今市值更趨于一致。
對于衛龍一度600億估值問題,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在接受頂端新聞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衛龍當時的估值是在此前多輪融資的基礎上,缺少公開市場的檢驗,按照年凈利計算市盈率,也大幅超過其他食品飲料甚至科技企業。“所以上市后、特別是部分解禁后,對衛龍的估值是巨大的考驗。”
朱丹蓬也認為,而今休閑食品領域行情不好,加上上市審核期比較長,高估值可能對其造成不小的阻力。
兩次遞交材料,結果讓人撲所迷離
因高估值獲得高光,也因高估值而被質疑。
衛龍之前已兩戰港交所,兩次遞交申請材料,都莫名其妙的失效了。第三次再遞申請材料的時候,甚至有人發文章推出了衛龍為什么值600億的分析。
公開資料顯示,衛龍分別在2021年5月、2021年11月、2022年6月三次向港交所提交聆訊資料。
前兩次提交的結果頗為撲所迷離:2021年5月12日,衛龍曾首次向港交所遞表,但是在把上市材料拖到失效當天,于當年11月12日“失效”。因為按照港交所主板上市規則,超過6個月未獲批就失效,衛龍這次失效為“自動失效”。
可是在同一日,也就是2021年11月12日,衛龍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并于11月14日通過上市聆訊。但據港交所2022年5月12日消息,衛龍在港交所的上市申請材料被標記為“失效”狀態。
曾有業內人士分析大消費領域沖擊港交所時材料的“失效”的原因,認為多數情況下是因市況發行困難,或者發售價格的爭議。也就是說,戰略投資股東與企業股東之間,對于IPO定價之間的博弈,讓上市之路充滿波折。有些時候,大股東想接受較低的IPO定價,但戰略股東并不樂意,畢竟基金管理人需要對投資人投進去的錢負責。
很難判斷衛龍是否也有這方面的壓力。
在奔赴港交所路上,“失效”的案例并不少見。
比如綠茶餐廳在2021年3月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被指出招股書錯誤百出,如財務數據單位錯誤,“流動負債總額”寫成了“流動資產總額”等。6個月后,招股書“失效”。2021年10月,綠茶集團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2022年3月上旬通過上市聆訊,并披露了聆訊后招股書。不過,上市申請材料再次“失效”了。后來就有了綠茶餐廳4月8日三戰港交所的案例。
“市場環境不佳”多是因為投資者不認可私募期間估值
去年港股IPO期間,上市申請資料失效并不鮮見,甚至發生過“招股書失效潮”。
按照規則,企業在向港交所遞表后,如果在6個月內沒有完成聆訊或者上市,招股書都會自動失效。失效的緣由,一種情況是企業認為不是合適的上市時間窗口,主動失效;另一種是投資者意向未達預期。
沈萌在分析衛龍等食品品牌放棄聆訊原因時提到,如果給出的理由是市場環境不佳,背后應該是招股時的投資者不認可私募期間的估值,認為私募估值太高,不愿意以更高估值認購IPO股票。
2022對于休閑食品來說,資本對該市場的態度不容樂觀。
舉例來說,在休閑食品領域,良品鋪子就遭遇高瓴“清倉式”減持,在2021年2月24日股份解禁后到截至6月30日期間,高瓴資本對其進行了三輪減持;根據高領資本計劃,自2021年12月25日至2022年6月30日,合計減持1.06%股份;自2021年4月28日至2022年6月30日,累計減持5%股份,合計持有良品鋪子股份比例由11.67%減少至6.67%。
這波減持密集度,被網友戲稱為“當愛已成往事”。
再看良品鋪子的股價。2020年,大消費領域備受資本和股市青睞,良品鋪子自2020年2月上市后,由17.14元/股的IPO發行價格飆升至87.24元/股,后邊就開始“跌跌不休”,今年4月27日跌至到了21.53元/股的低點,現今為24.68元/股。
2020年和2021年間,資本對大消費領域估值過高,和消費企業們爭相登陸港交所,造就了一批流血上市案例,讓新消費領域高估值邏輯正被理性重新打量。
比如新茶飲第一股奈雪,就是見證。在IPO之前,奈雪的茶于2020年底完成了由PAG太盟投資集團、云鋒基金等投資的1億美元C輪融資。當時奈雪的茶估值大概為16億美元(約合人民102.4億元)。到了2021年6月,一家牽頭行給出奈雪估值為311億元至346億元,并以2022財年計給出市銷率為4.6倍至5.1倍。300多億元的估值,是上市前最后一輪估值的3倍還多。實際上,奈雪在上市首日就開始破發,至今困在虧損的岸上。
前有車轍趟路,后有戰略投資人的考量。等,這是一批籌備上市的新消費企業們正在通用的辦法。
頂端新聞在采訪一家籌備上市的餐飲連鎖品牌創始人時,他就曾言而今估值太低問題,認為自己不缺現金流,還可以等疫情影響散去,等新消費賽道再沖巔峰的時候。
而今,如果衛龍希望帶著目標估值47億美元挺進上市路,看來一級市場的投資者們,不想等了。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
- 上一篇:第4家港交所上市新勢力 為啥是零跑?
- 下一篇:單周上會7家企業 北交所發行審核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