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將成苗圃 科創板帶來的鯰魚效應會逐漸顯現
科創板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了,25家科創板首批掛牌上市公司將于7月22日(周一)舉行科創板首批公司上市儀式。7月10日,科創板將同時迎來9家新股申購,包括光峰科技、容百科技、中國通號、鉑力特、福光股份、新光光電、中微公司、樂鑫科技、安集科技。
科創板的推出意義重大。從一個層面看,科創板是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制度變革,如同當年推出創業板、中小板,新三板;從另一個層面看,這是高屋建瓴的頂層設計,將為創新中國注入重要的驅動力。
科創板開啟資本市場新紀元
A股市場,由于受上市公司盈利門檻等市場審核制度的約束,讓不少如今知名的互聯網企業,在初創期無奈地去納斯達克融資,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中國的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發展;另外,國內投資者難以分享到創新企業的成長紅利,對國內投資者來說也是不公平的。分析中美前十大市值上市公司及其所屬行業,不難發現,美國多為核心信息科技及網絡科技等高科技行業,而國內多為金融、房地產等傳統行業,創業板最大市值公司一度是溫氏股份(37.410, 0.53, 1.44%)(養殖業)。因此,科創板的建立被寄予厚望,期望同美國納斯達克一樣培育中國科技創新產業,助推經濟良性轉型。
美國納斯達克成立于1971年,由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為規范混亂的場外交易和為中小型科技企業提供融資平臺而建立,在發展過程中吸引并孕育了一大批具有競爭優勢的高科技企業,為美國經濟注入了創新發展的推動力。與納斯達克相比,科創板同樣系為科技型、創新型中小企業服務,其創辦旨在提升我國科技創新硬實力、促進資本市場基礎設施和制度改革,同時為吸引境外上市公司回歸,向其提供了無需拆紅籌直接上市的機會。
目前中國的經濟正處于重要的轉型時期,科創板將發揮重要的作用,值得期待。
科創板的“鯰魚效應”
科創板帶來的“鯰魚效應”將逐漸顯現。
首先,市場制度建設跨越式創新。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試點注冊制,秉承“包容性”原則,發行定價上強調定價有效性和中介責任,交易制度上提升投資者門檻,適當放寬漲跌幅限制,退市制度上執行更為嚴格的標準,強調優勝劣汰;另一方面,監管層公開發布了《IPO審核50條》,顛覆了窗口指導模式,首次以監管問答的方式增強審核工作透明度;第三個方面,審核重點由企業盈利能力逐漸向企業盈利模式和成長性調整,IPO審核周期縮短,審核通過率有所提升。
其次,科創板針對發行審核制度的調整重塑了資本市場的估值體系。短期來看,其稀缺性與獨特性,在開市初期,大概率是會受到資金的追捧,科創板公司的估值將會因此進一步提升,這同時會拉升與科創板同行業對標的A股其他公司的整體估值水平。從長遠看,科創板對中小創的資金分流效應會倒逼其他各個板塊更加注重創新,提升服務質量,形成良性競爭格局。往日爆炒的垃圾股、殼概念股將被打擊,退市將成為常態,A股將成為有進有出的良性流動市場。因此,科創板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重大舉措,其意義絕不僅僅在于增加一個新的交易板塊。
最后,科創板在交易制度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變革,如放寬漲跌停板限制、引入盤后固定價格交易及上市首個交易日即可融資融券。科創板交易制度的創新,在防止過度投機的同時既能保障市場流動性,又能提高市場定價效率,從而為市場提供活力,提振了投資者信心,實現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新的制度變化,尤其是在科創板開設初期,對整體股票二級市場而言,正面積極意義更明顯。
新三板將成科創板“苗圃”
目前已有30余家新三板企業摘牌退市,轉戰科創板。其中包括西部超導、映翰通、江蘇北人等多家優質高新技術企業。
可見很多科技創新類企業在新三板的土壤中生根發芽,然后再去科創板的土壤中成長成才。其中,新三板不少企業在資本市場中快速成長,如映翰通,該企業在近四年的新三板市場規范治理下,公司股權結構進一步明晰,財務管理更加規范,形成了良性的治理結構,培養了誠信的信披意識,為公司轉入科創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新三板作為全國性股權交易市場,其地位和存在意義值得肯定。在科創板的帶動之下,其未來或將出臺一系列改革新政,加強監管、堅持市場化原則、不斷開放,從而為科創板培育輸送更多擬上市企業。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
- 上一篇:新三板掛牌公司成交超400億元
- 下一篇:銀行理財產品也瞄準科創板 1元低門檻是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