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數創火線收復業績失地 北交所IPO擬押注液冷賽道
資本市場上,“東數西算”之風已向“北”吹來。
近日,北交所官網顯示,曙光數據基礎設施創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曙光數創”)回復了首輪問詢。問詢函共涉12問,主要集中于業務與技術、公司獨立性、財務信息合理性及籌措資金運用四大方面。
記者了解到,在“東數西算”和“雙碳”政策兩面助推下,數據中心液冷降溫技術憑借著更高密度的機柜場景應用和更為綠色的能耗,正成為諸多科技大廠的攻堅領域。這也是曙光數創多年來大力投入的方向。
但曙光數創在問詢函回復中坦言,相較傳統的風冷數據中心產品,液冷數據中心產品在技術落地、產品化、大規模應用及實現穩定長期運維等方面也均有更高的要求,而當前公司核心浸沒液冷產品的應用場景仍待開拓。
近月來“,A拆北”現象頻現,北交所開市以來已達15家。視覺中國(12.520, 0.00, 0.00%)
資本市場又現“A拆北”
曙光數創是一家以高效制冷技術為核心的數據中心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主要從事液態冷卻產品及模塊化數據中心產品研究、開發、銷售,并提供與數據中心高效制冷相關的技術研究、課題開發、技術咨詢、運維等技術服務。
同時,它還是中科曙光(33.430, 0.00, 0.00%)(603019.SH)的控股子公司。
6月23日,曙光數創北交所上市申請獲得受理,保薦機構為首創證券,本次上市擬發行不超過790萬股,每股發行價不低于36元。計劃募資2.84億元分別用于液冷數據中心產品升級及產業化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
記者注意到,從2018年在新三板掛牌以來,曙光數創的業績可圈可點。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4.08億元,同比增長21.52%;凈利潤為9371.97萬元,同比增長37.5%。
今年一季度,受整體市場不穩定影響,公司營收下挫45.53%,凈虧損564.85萬元。不過7月29日的半年度業績快報顯示,曙光數創上半年營業收入達到1.43億元,同比增長16.17%;凈利潤3043.13萬元,同比增長6.35%。
作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研發投入同樣為曙光數創的簡歷添上靚麗一筆。
2019年至2021年,公司的研發投入分別為3857.1萬元、3356.31萬元、4030.47萬元。其中2021年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高達9.89%,較英維克(31.890, 0.00, 0.00%)(002837.SZ)、依米康(10.030, 0.00, 0.00%)(300249.SZ)等可比公司整體高出3%-5%左右。
但背靠中科曙光這棵“大樹”,曙光數創的自研能力難免受到監管關注。
近月來,“A拆北”現象頻現,北交所開市以來已達15家。發行人生產經營獨立性、關聯交易的合理性與公允性等問題始終是監管審核的重點。
相關企業大多被要求論證核心技術是否受讓自第三方,研發創新是否依賴于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或其他第三方的技術支持或外購等。
從首次問詢回復內容來看,曙光數創底氣十足。
公司稱,曙光數創為中科曙光體系內從事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業務的獨立唯一主體,雖受讓股東部分技術,但公司結合自有技術和自主研發,實現了主要產品的產品化及產業化,研發團隊、研發體系、研發方向均與控股股東及關聯方保持獨立。此外,公司在日常經營、重大交易、財務方案和機構與人員設置等方面,同樣無需中科曙光前置審批或決策。
備戰液冷數據中心市場
記者注意到,隨著芯片功耗和機柜密度的提升,服務器的熱設計已成為制約公司未來發展的關鍵問題。
當前,在曙光數創的主營業務當中,浸沒相變液冷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產品的占比最高,2021年實現營收3.33億元,占營收的比重為81.63%。該業務下的產品主要為C8000系列。
據悉,浸沒式液冷技術是通過將服務器芯片、主板在內的所有計算部件浸沒于液態冷媒中,實現高效散熱,是目前解決超高密度數據中心冷卻問題或追求極佳節能性應用場景的唯一選擇。
區別于傳統的風冷散熱,上述冷卻方法可將能效比提升30%,CPU主頻提高15%-20%,支持單機柜功率密度提升至160千瓦,是傳統風冷機組的4倍至5倍。
本次曙光數創上市募集資金,正是想要對C8000產品線進行跨代升級,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進一步深化技術研發水平,在相關液冷產品方面完成“攻堅”。
從應用場景來看,公司自主研發產品已應用于多個國家級專用數據中心,實現了相變浸沒液冷技術在國家級專用數據中心的規模化部署。
據賽迪顧問預測,到2025年,中國液冷數據中心市場整體規模保守估計為1283.2億元,樂觀估計為1330.3億元。2025年中國浸沒式液冷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將達到526.1億元至545.4億元。隨著浸沒式液冷數據中心市場份額滲透率不斷提高,到2025年預計可達40%以上。
公司曾在招股書中稱,將緊跟通用市場發展趨勢,面向下一代主流服務器的冷板散熱開發和配套基礎設施產品的需求,前瞻性地做好相關產品開發和工藝研究,為迎接通用市場冷板液冷大爆發做好充分準備。
有分析人士認為,“東數西算”政策的全面落地為數據中心產業鏈打開嶄新機遇,而在“雙碳”目標下,數據中心作為能耗大戶,高效節能、綠色減碳已成為大勢所趨。如曙光數科能在項目建設期持續領跑液冷賽道,或有很大機會吃到市場變革紅利。
更多應用場景待開拓
曙光數創沖刺北交所,正是將希望寄托在了液冷的市場前景之中。
作為液冷研究的領跑者,曙光數創在技術先進性方面毋庸置疑。不過,記者注意到,公司的募投項目建設期長達3年之久,而且,從目前數據中心的實際需求來看,風冷技術仍是大部分場景應用中的主流。
那么,曙光數創該如何向資本市場講好成長的故事?同行的布局情況如何,3年之后,它能否穩贏?
據了解,市場對數據中心冷卻技術的核心測算指標為電源使用效率(PUE)。
PUE意味著數據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與IT負載消耗的能源的比值。評價數據中心能源效率,節能效果越好的數據中心,其PUE值越接近于1。
曙光數創曾在招股書中表示,當前公司技術可將PUE降至1.05-1.2。
但隨著技術趨于尖端,壓低單位PUE所帶來的成本消耗也愈加苛刻。
“產業鏈尚處在逐步成熟的過程中,浸沒液冷數據中心在初始投資方面較傳統風冷數據中心高。應用在中低密度數據中心時,數據中心生命周期內電能節約帶來的收益難以平衡增加的初始投資。”曙光數創在問詢函中坦言。
6月3日,我國西南片區最大的數據處理中心潤澤國際信息港一期工程正式竣工,該項目建設采用世界最優等級設計標準和高標準建筑施工助力“東數西算”,全年PUE目標被設定為1.3以下。
“目前要求比較高的客戶對PUE的需求會在1.2-1.25以下,但大部分還是在1.3-1.35左右。”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提供商依米康證券部工作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道。
因此,比起曙光數創對液冷的全情投入,多家已上市的數據中心冷卻解決方案提供商,在冷卻技術的選擇上均仍以風冷為主,并對市場整體需求變化抱以觀望的態度。
“風冷目前還是占主要市場,因為技術比較成熟,價格也相對低廉。”依米康證券部工作人員進一步告訴記者,“液冷方面公司會有所投入,但也會根據收入和成本綜合考慮。”
而同時擁有風冷、蒸發冷卻和液冷技術產品的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英維克,顯然更偏好多點布局。
英維克證券部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對每種冷卻技術都有投入和發展,但并沒有專攻。如果未來某種技術變得更領先,我們也都有相關產品。”
對于未來商業化路徑以及液冷應用場景的拓展,記者多次致電曙光數創董秘辦,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自己并不了解。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