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三周年:總市值5.11萬億元!11家陜企成功“闖關”
科創板開板三周年,11家陜企成功“闖關”。
三年前,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傳來重磅消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
截至2022年6月13日,科創板開板3周年。三年中各大城市加速深化改革,催化科創企業發展,一路高歌猛進,成績斐然。
上交所官網顯示,截至目前科創板共有428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5.11萬億元。其中陜西省共有11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位列排名全國第十,西北第一。
多位資本市場行業專家認為,科創板的開通進一步完善了國內資本市場,對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有著重要意義。
“就陜西而言,現階段經濟增長方式是投資拉動與創新驅動并存,其中以投資拉動為主。”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西安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產業經濟學碩士生導師曾昭寧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科創板有利于科創型陜企解決資金問題。資金要素成為增量后,會對城市經濟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11家陜企成功“闖關”
2019年7月,西部超導(88.820, 0.00, 0.00%)(688122.SH)成功通過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成為全國第17家、西部第1家科創板公司。
從主營業務來看,西部超導是一個典型的軍工企業,其產品業務包括高端鈦合金材料、超導產品和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西部超導2021年年報顯示,其實現銷售收入 29.27 億元,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7.41 億元。
跟西部超導同一天登上科創板的,還有鉑力特(183.200, 0.00, 0.00%)(688333.SH)。
作為國內工業級金屬3D打印行業龍頭,登上科創板三年,鉑力特完成了從“西北工業大學的一間機加廠房”到“40000平建筑面積的智能制造產業化基地”的蛻變。
同時,與過往IPO“造富”相似,據上述兩公司上市當日收盤價測算,一天內陜西便誕生十位身價過億的富豪。
因為科創板帶來的資本紅利灌溉與滋潤,一夕間,埋頭科研的科學家變為身價過億的企業家,實驗室里的科研產品也逐步走上流水線。
截至2022年4月1日,科創板上市陜企達11家,除了上述兩家公司之外,還包括三達膜(14.620, 0.00, 0.00%)(688101.SH)、凱立新材(105.430, 0.00, 0.00%)(688269.SH)、康拓醫療(48.150, 0.00, 0.00%)( 688314.SH )、斯瑞新材(12.910, 0.00, 0.00%)(688102.SH)、高鐵電氣(8.520, 0.00, 0.00%)(688285.SH)、炬光科技(138.200, 0.00, 0.00%)(688167.SH)、萊特光電(25.840, 0.00, 0.00%)(688150.SH)、瑞聯新材(68.100, 0.00, 0.00%)(688550.SH)、華秦科技(276.020, 0.00, 0.00%)(688281.SH)。
從業務領域來看,國防軍工、新材料是科創板上市陜企的主流,這也符合陜西軍工院校與相關產業較多的天生稟賦。
以最近上市的華勤科技為例,公開資料顯示,其主要從事特種功能材料,包括隱身材料、偽裝材料及防護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于我國重大國防武器裝備的隱身、重要地面軍事目標的偽裝和各類裝備部件的表面防護。
此外,瑞聯新材、斯瑞新材等企業則偏重于新材料研發應用方面。比如今年3月上市的斯瑞新材,其實早在2019年,其已成為電力領域用銅鉻合金觸頭材料與軌道交通大功率牽引電機用高導高強銅合金轉子材料兩個細分領域的世界第一,銅鉻觸頭市場占有率在國內排名第一。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至2020年,斯瑞新材總營收錄得4.92億元、5.66億元和6.81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0.17億元、0.3億元和0.52億元,兩項指標均穩定增長。同時,西門子、ABB和中國中車(5.190, 0.00, 0.00%)等國內外知名廠商都是公司客戶。
“陜西是帶有‘科創’基因的城市,尤其是軍工、新材料方面。”一位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豐富的科教資源、良好的軍工、新材料等產業基礎為科創類陜企進入資本市場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科創板誕生以后,省市區的政策支持尤其是資金渠道的疏通讓陜企重新煥發了活力。”
疏通資本“輸血通道”
事實上,陜西眾多科創項目難以走入市場的關鍵阻礙之一便是難以融資。因硬科技項目投資周期長、投入大、風險高,資本市場對其缺乏信心和耐心。很多硬科技成果由于缺乏早期的金融支持,往往沒有機會走出實驗室。
科創板的出現,打通了創投資本流向創新源頭的重要通道。“科創板對于企業來說,首先是個非常重要的金融輸血通道,尤其是為暫時未能達到盈利標準要求的企業帶來融資通道。同時,科創板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科創企業輕資產、高投入屬性與當前間接融資方式為主的矛盾,極大推動了股權市場的發展。”西安高新區管委會相關人士說到。
上述人士認為,就陜企而言,科創板最大的作用在于打通金融輸血大動脈,為硬科技企業吸引到更多投資機構及投資人的目光。而對于更多目前無法上板企業而言,市場化資本注入也是重要的輸血通道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8年開始,西安全市累計新增各類風投、創投等機構203家。紅杉資本、IDG資本、深創投、真格基金、達晨財智、君聯資本、經緯創投、金沙江創投、華控資本、北極光創投等國內頂級投資機構相繼投資當地科創企業,為西安注入強大資本動能。
以西安中科微精光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微精)為例,作為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產業化公司之一,成立之初,即獲得西科天使投資基金投資。2018年7月,中科微精又獲Pre-A輪融資,投資方便是本土機構西高投和陜西鴻創。2019年5月,中科微精獲中信聚信A輪投資。
“對科創板來說,市場窗口期非常重要。西安大部分的硬科技企業都是小而精。”上述行業人士說到:“科創板的出現,是硬科技企業難得的進入資本市場的機遇。最明顯的感受是,相比之前,如今我們的硬科技企業明顯有了溢價能力”。
上述行業人士認為,科創板是市場改革新機遇。作為資本市場一部分,相對于一般科創企業,上市企業能夠接觸運用的金融工具豐富得多。對于公司本身的發展性,有科創板平臺的加持,上市公司格局更大、成長性更好。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