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與質量將實現“雙升”
自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成立以來,為擴大上市企業規模,培育后備上市資源,已在武漢、成都、浙江、北京、青島等多地開展擬上市企業在線專題培訓活動。同時釋放政策紅利,助力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與質量“雙升”。
“北交所堅持數量與質量并重,一方面,通過舉辦專題培訓活動,幫助創新型中小企業加快上市步伐,擴充市場規模;另一方面,通過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和嚴格監管執法,不斷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北京利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合伙人常春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一對一定制化上市服務
推動企業擁抱資本市場
“實現高質量的企業持續供給是當前北交所高質量建設的重中之重。”全國股轉公司、北交所總經理隋強此前在2月23日“第四屆西城區企業上市主題交流活動”上表示,北交所將進一步加大資源投入,增設區域服務基地,擴大在地化服務人員隊伍,聯合地方政府開展一對一定制化上市服務,組織擬上市企業培訓,幫助企業做好上市準備。
“北交所聯合地方舉辦專題培訓活動,其意義在于引導廣大中小企業關注和申報北交所,儲備更多的優秀公司和潛質企業。”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事實上,北交所聯合地方政府開展的上市服務由來已久。具體來看,2021年12月10日,湖北省北交所上市動員培訓會在武漢召開;2021年12月8日,由京滬深三大交易所合作發起,證監會西部地區各派出機構和地方金融局共同主辦的證券交易所聯合培育活動西部專場在成都舉行;今年2月28日,由杭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京滬深三大交易所發起舉辦杭州市專精特新企業上市培育進區(縣、市)暨科創沙龍服務月活動;3月21日,北交所網站發布信息顯示,全國股轉公司、北交所與北京市平谷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明確三方將在支持優質企業掛牌上市、廣泛培育后備企業資源、開展人員信息交流共享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3月23日,由青島市金融局牽頭,聯合煙臺、濰坊、威海、日照四市金融局,攜手北交所舉辦擬上市企業在線專題培訓活動。
常春林表示,北交所加強與各地區政府合作,聯合舉辦企業專題培訓活動,旨在幫助企業更好理解北交所乃至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相關政策,推動企業積極擁抱資本市場,助力企業高速成長。北交所開市以來,市場平穩運行,市場生態發生積極變化。專題培訓活動的大量舉辦,有利于吸引創新型中小企業登陸新三板市場,為北交所提供源源不斷的后備力量。
從地域來看,北交所首先選擇在湖北、四川、浙江、北京、山東等地開展培訓活動。對此,常春林分析說,北交所定位服務于創新型中小企業,上述地區作為創新型中小企業聚集地,有眾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開展培訓活動有助于基礎層和創新層企業加快北交所上市步伐,有助于中小型企業拓寬融資渠道。
在周運南看來,此類培訓活動前期重點會放在中小企業比較聚集的城市,以及已設立全國股轉、北交所服務基地的相關及周邊城市。
后備上市資源豐富
54家企業處上市審核階段
值得關注的是,監管部門持續釋放政策紅利,為北交所輸送更多優質企業。3月4日,全國股轉公司發布修訂后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分層管理辦法》及配套修訂的分層調整業務指南。新規從新三板創新層的進入條件、進層頻次、降層安排等5個方面進行優化。創新層進層頻次由過去每年1次增至每年6次。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創新層的家數應該會創出歷史新高,北交所上市“后備軍”將快速擴容。
根據上市規則要求,在全國股轉系統連續掛牌滿12個月的創新層掛牌公司可申請轉至北交所。與此同時,在上市制度方面,四套并行的上市標準關注盈利能力、成長性、市場認可度、研發能力等,兼顧不同類型、不同特征的企業。
據北交所官網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記者發稿,有54家企業處于發行上市審核階段,包括3家已受理、35家已問詢、3家報送證監會以及13家中止上市。
周運南表示,隨著北交所基礎制度的完善、影響力的提升,以及創新層企業的提質擴容,年內企業上市將提速。
常春林預計,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與質量將會“雙升”,北交所也將逐漸形成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