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市場初具規模 拓寬資本市場改革惠及面
截至3月9日,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已三個多月。作為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一項重大部署、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北交所的改革效應也引起兩會代表委員的關注。
據了解,北交所開市交易以來,市場整體運行平穩,各方交投活躍度穩步提升,后備陣容有序擴容。北交所官網統計數據顯示,當前上市公司合計87家,總股本超過125億股,總市值逾2000億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發稿,北證A股已有86家公司披露2021年業績快報,其中,85家公司歸母凈利潤為正,占比超過九成;54家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正增長,占比逾六成。從歸母凈利潤金額來看,貝特瑞(106.000, 5.92, 5.92%)以14.22億元居首,穎泰生物(5.280, 0.14, 2.72%)、同力股份(7.760, 0.23, 3.05%)、連城數控(68.680, 2.58, 3.90%)等超過3億元,長虹能源(72.900, 2.35, 3.33%)、翰博高新(32.900, 0.00, 0.00%)、森萱醫藥(16.680, 0.54, 3.35%)等超過1億元。
北交所總經理隋強日前表示,北交所成功設立開市以來,基礎制度經受住了市場檢驗,達到了預期目標,跑出了“北京速度”“北交所速度”。這一“速度”的背后,體現了資本市場大力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的決心,體現了社會各界對中小企業服務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更大作用的信心。
北交所近日發布的《北交所、新三板2021年市場改革發展報告》指出,設立北交所是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的鞏固和延續,也是新三板在八年多改革探索基礎上一次質的飛躍。市場以北交所為引領、以新三板為支撐,站上了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北交所開市交易,試點注冊制同步落地,堅持以信息披露為中心,四套并行的上市標準兼容并蓄,審核流程公開透明,自律審核與注冊程序高效銜接,拓寬了資本市場改革惠及面。
北交所與新三板堅持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市場定位突出更早、更小、更新,與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形成錯位格局、增強服務合力。截至2021年底,北交所上市公司當中,戰略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占比87%,經營業績突出、創新能力較強。市場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聚集效應初步形成,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等國家戰略的功能更加凸顯。
北交所不斷激發企業向上動能,上下貫通、內外連通的市場特色,使得企業向上發展意愿增強,市場吸引力提升。一方面堅持層次遞進,北交所上市公司均來源于新三板創新層,形成金字塔形的市場結構;另一方面堅持互聯互通,與滬深交易所和區域股權市場建立轉板對接機制,發揮在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聯接作用。
在北交所“龍頭”撬動作用下,市場韌性進一步增強,市場信心進一步提振,改革成效正在不斷顯現。開市以來,機構投資者加速布局,奠定了市場長期投資、價值投資邏輯基礎。證券公司加大業務投入和企業儲備力度。商業銀行積極參與,促進形成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共同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新局面。
允泰資本創始合伙人付立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北交所的制度特色非常明顯。全市場注冊制改革正在推進,北交所的轉板制度,使得北交所和其他層次資本市場一起形成了一個有機的資本市場體系。另外,北交所既是原來新三板的一個頂端,又是一個獨立的市場,和創業板、科創板等形成一種互補關系。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北交所是為創新型中小企業量身打造的,為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上市融資服務。通過投資者門檻的設計、制度的優化、市場的包容創新,為中小企業打開全新、便利的融資渠道。中小企業有機會更早地進入資本市場,進入新的發展時代。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