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銀金融行業:SPAC機制有助港交所保持國際影響力
SPAC上市模式已在全球多個國家地區實行,按S&PGlobal的數據統計,SPAC融資規模自2020年Q2以來增長迅速,2020及2021前三季度分別占同期全球IPO募資規模8.4%與15.6%。美國為SPAC上市主要集中地。
問題一:近年SPAC發行量上升原因得益于(1)當期市場大幅波動,市場不確定性使得公司有意愿加快集資,以維持償債能力和變現能力;(2)寬松流動性下,市場資金對參與非傳統及初創企業有更大興趣。
問題二:SPAC上市后熱衷并購什么公司根據Refinitiv統計數據,2019-2021Q3期間在美完成并購的SPAC中,并購企業所屬科技行業與醫療健康行業的企業數量最多,數目占比29%與23%。
問題三:選擇在港交所SPAC上市有什么吸引力與美國機制相比,港交所本輪SPAC征詢文件中,對SPAC發起及投資均更為謹慎(包括對SPAC發起人及投資者限定資格要求,限定集資規模及SPAC發起人最低持股比例等)。但與新加坡交易所相比,港交所沒有限制SPAC并購目標的資格。亞太地區中港交所交易活躍度高,有望可爭取這部分在亞洲地區注冊、及并購目標主體在大中華地區的SPAC主體。2019-2021Q3,在美上市的SPAC項目中,注冊在亞洲地區的數量有約39家,其中多數注冊于中國香港及中國內地。
問題四:猜想SPAC對港交所將有哪些收入貢獻(1)首次上市費與上市年費。根據港交所征詢文件,SPAC需要就其上市支付首次上市費用,另外在SPAC并購交易時,亦需要向港交所繳納不可退回的首次上市費用。歷史數據看,SPAC大多能成功完成并購。根據港交所披露數據,2015-2018年間在美上市SPAC中共有113家,其中102家(90%)在2021年7月前完成并購。完成并購平均耗時22個月。
推斷SPAC上市模式能較傳統IPO模式為交易所增加多一倍的首次上市費。(2)SPAC上市后交易費貢獻。SPAC并購標的公司的資產和收入規模均較傳統IPO企業小,交易費增長依賴公司的市值良好增長。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