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詢價要改革 更要形成常態化的嚴監管
在新股詢價環節多次出現“抱團壓價”行為后,最重要的監管補丁有望打上。日前,滬深交易所分別就修改科創板、創業板IPO承銷相關規則公開征求意見。這次修改集中在網下詢價環節,最重要的變化有三處:一是將最高報價剔除比例由“不低于10%”調整為“不超過3%”;二是取消新股發行定價與申購安排、投資風險特別公告次數掛鉤的要求;三是強化報價行為監管,視具體情形或納入自律監管范圍,或上報中國證監會查處,涉嫌構成犯罪的還將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剔除不低于10%”變為“不高于3%”意義重大。新股上市首日大漲的財富效應,意味著網下投資者的最佳策略是“入圍”而非科學定價,去猜測、去打聽大多數同行可能選擇的價格范圍代替了投研工作,破壞了詢價的獨立性,詢價者一旦聯合就可能“抱團壓價”以獲得一二級市場最大的價差。從“最低10%”到“不高于3%”,剔除比例至少下降7個百分點,詢價機構報出不同價格被剔除的概率大幅降低,抱團的必要性下降,獨立定價的空間相應拉大,最終確定的發行價才會更接近市場的均衡價格。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最高報價“零剔除”也符合“不高于3%”的規定,發行人和保薦機構由此掌握了更大的主動權,可以靈活選擇更有利于自己的策略,買方(即詢價機構)市場被打破,買賣雙方的博弈將更加均衡——比如,如果報價整體過高,則可以選擇最高3%的剔除比例,降低首日破發風險和券商跟投風險;如果報價過低,則可以選擇零剔除,體現企業真實價值。可以說,這項政策補丁是對現有買賣雙方博弈失衡的糾偏。
新股上市首日集體大漲顯然不是正常的市場現象,一級市場定價過低或二級市場追捧過度可能同時存在,但前者顯然是更重要、更根本的原因。正如昔日IPO“三高”(高發行價、高發行市盈率、超高募集資金)有副作用一樣,發行價太低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即上市公司募集資金大幅低于預期,兩者的差值實際變成了上市首日中簽的金融資本的利潤,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效果打了折扣。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最高價剔除比例降低的另外一個意義在于,可以一定程度提高新股發行價,壓縮新股上市首日被爆炒的空間。當新股盈利空間減少、風險加大,可以反過來推動詢價機構科學定價,推動IPO市場良性循環。
不過我們也應當看到,如果新股不敗的無風險高額收益繼續存在,如果仍有一定比例的高報價被剔除,則抱團壓價的情況還是有可能重現。以最極端的上緯新材為例,參與其網下詢價的6985個配售對象當中,僅51個報價超出2.49元被剔除,剔除占比僅0.71%,幾乎接近于零,仍符合上述征求意見稿的新標準。要避免過去的極端情形在新的政策環境下變得頻發,自律監管、證監會行政監管甚至是司法介入當露出牙齒,實現常態化的嚴監管,極端情形出現一次徹查一次,才能保證新規則達到預期目的。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